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世界读书日,话说书报费
急诊“分级”就诊是畅通“救命通道”
莫让理财“变”保险 侵害消费者权益
向发动机扔硬币 祈来的不是福!
乱象
背街小巷改造蕴含民生幸福大道理
汽车维权纠纷升级 监管应快速升温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4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界读书日,话说书报费

 

书报消费与读者素质、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不是靠发点书报费就能促上去的,还得从提高人的素质入手,在全社会造成尊重知识的气候,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每年此时,有关读书的话题都不免热闹两天。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总体都离不开谈读书对于人生的好处与必要。

网络时代,传统意义上的读书看报已经被多种形式的阅读取代,纸质书报与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日渐“脱节”。本来就各取所需、各有偏爱,且“纸电同读”趋势明显,不同年龄、职业、阶层的人,要在读书问题上找到“共同语言”确实越来越难了。不过,如果说到随着工资按月发放的书报费,相当多的工薪族却可能有“共同感受”。这个话题虽然超出了读书本身,却与读书有着必然的联系。

书报费曾经人人有份儿,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后,至少“编制内”的员工依然按月发放,少则十几元,多则几十元。钱虽有限,意在倡导、鼓励人们读书看报,增长知识,提高自我,这是件好事。在某种意义上,“编制内”员工正是国家或用工单位视为骨干,寄予希望的一部分人,读书看报本属“分内”,况且还由公家按照不同级别发放书报费,更应该自觉买书订报。

但好事未必都能办好,甚至有悖初衷。

按低标准计算,每个职工一年的书报费收入两三百元,开支情况如何?不必查统计数据,自己掂量一下,恐怕多数人的书报消费支出低于书报费收入。因为许多人早已把书报费归入日常生活收入统筹安排了,“专款”并未“专用”,“买醋用了打油的钱”。

书报费弄到徒有虚名的地步,一个重要原因是精神文化消费的滑坡:有人不惜工本装修居室,却无心布置一间书房;有人可以花几千元买双名牌鞋,却不肯花二三十元钱买本书;各种传媒每天刊播大量广告,而有关书报的广告却寥寥无几;饭店“火”于书店,书店纷纷改行……凡此种种,至少是对知识价值认识偏差的体现。

个人书报消费滑坡,许多图书、报纸却依然大量出版发行。那么多书报卖给了谁?毋庸讳言,最大的“客户”是公家。在某些人看来,公款订报、公款发书还看不过来呢,何必再自己花钱买书订报?

要说人们都不肯自己掏钱买书报,也不符合实际。问题在于,发的那点书报费,无论订报买书,分摊到每个月,基本上入不敷出。真要买书看书,做点“学问”,就必须自己掏腰包,而且不是小数。

书报费,有人花不了,有人不够花;看书的买不起,买得起的不看书……书报费陷入了“怪圈”。其实,按人头发放书报费还是计划模式的“大锅饭”,有配给的味道。但消费投向不是人为地能够制约的,谁规定“买醋”就不准用“打油”的钱呢?看来,书报费需要改革了。

书报消费与读者素质、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不是靠发点书报费就能促上去的,还得从提高人的素质入手,在全社会造成尊重知识的气候,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什么时候“没有知识就没有饭碗”了,即使不发书报费,人们也会自觉读书。

搞市场经济,书报消费也要走向市场,按经济规律办事。配给式的书报费难以为继了,公款书报消费的市场会越来越小。能不能取消这徒有虚名的“书报费”,把它“捆”到收入中去按劳或按需分配呢?

□张刃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