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你在心田
漫话清明
一生只为别人活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4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漫话清明

 

清明节的得名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密码”。据民俗专家考证,清明源于“清明风”。春秋时《国语》中记载:一年中共有“八风”,其中“清明风”属巽,即“阳气上升,万物齐巽”。古籍《淮南子·天文训》中也有“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的记载。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岁时百问》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春雨霏霏,杨柳绽绿,桃李吐芳,恰是文人骚客触景生情的好时机。因而,清明是扫墓的清明,踏青的清明,也是诗词的清明。

自秦汉以来,扫墓便成了清明不可或缺的民俗。上三五鲜果,酹几盏淡酒,捧一抔新土,燃两对蜡烛,点几支袅袅的青香,采路边素白的野花做一个花环,双手合十,恭敬地献上。寄托着对先祖的思念和崇敬,让孝意在无言中流淌。

书写扫墓者悲痛心情的诗词里,最真切的莫过于高菊卿的《清明》了:“南北山头多墓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场景,写满了悲切,因为清明节这个日子里,要做的是“添土”。即给已逝的祖辈维修一下房屋,告诉活着的人们,这个家族后继有人。要做的是烧香烧纸,摆上“祭品”,让后人不忘先辈们的恩德,让一条生命的“河流”,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

清明又名踏青节,最宜外出郊游。清明踏青的习俗,源起唐朝,盛于宋,时人谓之“游春”。“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唐代诗人顾非熊摄下了万家车马出动,领略“芳菲莺自啭”的踏青景象。“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欧阳修的《踏青》动静结合,写出了宋时民间的踏青习俗。

说起插柳,有人认为,这一民俗源自《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在亲人、朋友离别之际,用赠送柳枝的方式来表达不忍分别的情怀。

至于放风筝,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早已成为吟咏风筝的绝唱。而宋人黄峪的“未到清明先焚火,还依桑下系秋千。”则道出了当时荡秋千蔚然成风的场面。

其实,清明还是个打扫心情的日子。清明时节,正是春意闹的花季。自然界的万紫千红竞芳菲,也感染着人们的心境。无论你的人生踌躇满志,还是奔波劳顿、为稻粱谋,新的一年新的春天都该扬帆起航了。

看来,清明节扫墓,在祭奠亲人与故人的同时,还需对自身“扫暮”——扫去沉沉暮气,以清新明丽的心态,轻装上阵,迎接新的阳光,踏上新的征途,正像汶川地震中一家三口中唯一的生还者所言:我总得活着,我更好地活,是他们生命的延续。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在庄严肃穆地扫过墓之后,我们当学苏轼一样,不辜负这大好春光,放飞纸鸢,放飞心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杏花烟雨感恩心。当我们真正地走进清明,就会明白它不仅仅是一个法定的节日,更是一种民俗的文化传承,一个民族精神的载体,能在滚滚红尘中,升华我们的心灵。

□靳小倡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