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要向“最美职工”学什么
“聪明药”,千万别信!
现场急救 无须“豪华阵容”
生态安葬
对租友市场 须强化依法监管
“苏大强表情包” 别成“侵权包”
招聘旺季须提防“花色陷阱”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4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场急救 无须“豪华阵容”

 

近日,北京东单体育馆发生惊险一幕:一名男子倒地猝死,恰巧在此锻炼的协和医院6名医生立即联手抢救,实施心肺复苏、体外除颤,救了该男子一命。消息一经传播,得知6位医生的专业、职称,有网友惊叹“简直就是一次高级别的多科会诊!”更多网友则说,这样的现场抢救“豪华阵容”可遇不可求。只能说那位男子沾了东单附近汇集了协和、同仁、北京三大医院的“光”。

协和医生之举值得称颂,并且再次证明,各种场合发生危及生命的意外,如果有医务人员在场参与抢救,效果明显要好。人们由此想到,如果自己发生意外,是否也能够随时随地遇到“白衣天使”?这样的愿望是否可遇不可求呢?

东单体育馆救人一幕,几位医生的在场施救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医生们实施的心肺复苏术,属于最基本的急救措施,并不需要多少专科知识或什么技术职称。而且,如果没有体育馆配备的自动除颤仪(AED),医生们恐怕也回天无力。就是说,只要意外现场有懂得基本抢救技能的人、有必要的辅助设备,即使没有医务人员,也同样能够救人性命。

我们不知道,现实中有多少急症病人由于抢救不及失去生命;但我们相信,如果有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术,肯定能够挽回许多人的生命。

据医生介绍,基本抢救技能和自动除颤仪使用的培训门槛不高,只需两三个小时的课程就能掌握。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人来组织、强化和落实急救知识的广泛培训,AED之类的急救设施配备也不到位,即使想救人者也往往有心无力。此外,对于“敢不敢救”的顾虑,也需要法律和舆论给予施救者以免责和鼓励。有了这几个条件,现场急救即使没有“豪华阵容”,同样可遇亦可求。

□一刀(资深媒体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