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各地各部门给困难群众“送温暖”的慰问活动掀起高潮。但有的慰问却变了“味”。比如,有的“送温暖”队伍浩浩荡荡讲排场,不考虑困难群众感受;有的时候基层干部提前筛选对象,排练好台词,让被“送温暖”对象苦等几个小时后,才能领取一些慰问品,和领导说不上两句话。(1月28日《人民日报》)
岁末年初,给贫困户送钱送物的慰问活动纷纷提上日程,这是每年的“规定动作”,体现的是党和政府的关怀,深受百姓赞誉。
然而,也不得不说,有少数单位和部门往往不考虑群众的实际需求,以及“提前筛选对象,排练好台词,让‘被送温暖’对象苦等几个小时后,才能领取一些慰问品,寒暄几句,握握手,拍拍照走人”的事情,媒体也时有报道。究其原因,还在于送温暖的人没有走心。
笔者认为,送温暖重在对人民群众真情实意,送的是群众之所急,理应出于干部的真心真情。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沦为“形式”的送温暖,实在不应该。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在深入困难群众家中送温暖的时候,应当认真了解民情、问计问需,力求做到精准慰问——即缺啥送啥,对有重病患者的家庭,要及时送医送药,对有脱贫愿望的群众,要及时送去致富信息、技术和项目,切忌千篇一律,不能用一床被、一桶油、一袋米、一个红包走遍所有的贫困户。送温暖也要“有的放矢”。否则,不仅不能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而且会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甚至费力不讨好。
□祝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