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五小”竞赛是工会出招、企业乐行、职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大舞台,小发明产生了大作用、小革新带动了大效用、小改造创造了大效果、小设计解决了大关键、小建议成就了大文章,赛出全国第一也就顺理成章了。
18名参赛选手中有13人进入各工种决赛前20名,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团体、个人双夺冠……在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来自山西的选手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他们说,这是省工会常抓不懈“五小”竞赛的成果。
“五小”竞赛是指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这些“小打小闹”的活动居然赛出了全国第一,内中有什么奥秘?回顾他们的实践,以下几点是必不可少的经验。
首先,它是从实际出发的产物。这个“实际”就是煤炭产业告别“黄金十年”,“一煤独大”的山西经济渐入“寒冬”,亟待探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会组织表现出了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找准了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明晰了将政府所需、企业所想、职工所愿、工会所能有机结合的工作思路,从自己的“实际”——最“拿手”的群众性劳动竞赛起步,发掘职工中蕴藏的巨大劳动热情、创造活力。
其次,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动。活动之初就由各级工会主席牵头,制订实施意见、活动细则,纳入年度考核,年年作为重点工作部署,常抓不懈。全国大赛开始前,更列为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具体措施,并且联合政府多个部门成立参赛组委会,周密安排部署,各级工会围绕大赛和产业实际,组织了上百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层层选拔,从领导和组织上保证了竞赛活动的有效和持续开展。
第三,不断扩大竞赛范围,升级竞赛活动。即参赛范围由传统行业向高新技术行业延伸,由工业企业向事业单位延伸,由公有制企业向非公有制企业延伸,由大型集团公司向中小微企业、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延伸。参赛企业由最初的1万余家到8万多家,职工由228万人到1206万人,成果由3.83万项到17.34万项,效益由41.8亿元到135.4亿元。广泛、升级的竞赛基础,保证了技能人才的脱颖而出。
第四,多方融入,全面深化竞赛内涵。“五小”竞赛可以在降本增效、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上做文章,也可以抓住关系企业效益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查漏洞、找不足,开展小、实、活、新竞赛活动,还可以与职工提素工程结合起来,激发职工学技术、练技能的热情,以利多方面发现和培养技能人才。此外,在竞赛中抓试点、抓骨干、抓带头人,典型引路,示范效应,都是有效途径。
最后,评比奖励,物质与精神并重。除对省级优秀成果带头人颁发省“五一劳动奖章”、记功外,还先后共拿出1600万元进行了奖励。本次大赛后,更对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和教练予以最高10万元的重奖。与此同时,注重成果转化,通过与科技部门的沟通协调,为职工的发明创造、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广创造条件,为优秀成果申报专利提供帮助指导,保护职工的知识产权和创造热情。
实践证明,“五小”竞赛是工会出招、企业乐行、职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大舞台,小发明产生了大作用、小革新带动了大效用、小改造创造了大效果、小设计解决了大关键、小建议成就了大文章,赛出全国第一也就顺理成章了。
□张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