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岂能将试用农民工当省钱“妙招”
斑马线前就该“车让人、人快行”
工会“大喇叭工程” 彰显关爱
微商不能 “野蛮生长”
“动真格”
多管齐下遏制网络招聘诈骗乱象滋生蔓延
谨防“隐蔽工程” 变成“隐患工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2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管齐下遏制网络招聘诈骗乱象滋生蔓延

 

“说好的只需要交中介费,可是付了钱,对方就消失了。”“干了一周他们就要辞退我,还不给当周的工资。”在传统印象中,一说起大学生兼职,人们想到的会是家教、促销。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大学生兼职类型也五花八门。可是,在这五花八门背后,却是各种“暗箭难防”。2017年暑期,记者曾对此进行暗访。时隔一年,记者再次对大学生兼职问题进行调查,发现不少大学生正遇到各种“新套路”,利益受损。(12月13日《法制日报》)

与线下招聘诈骗相比,网络招聘诈骗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只需一台电脑加上网络上拼凑的资料,就可以编造五花八门的招工诈骗。尽管诈骗方式多样,但套路却十分相近,一方面,利用高校毕业生急于求职的心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的很多套路来骗财,专门针对着急找工作的大学生,他们主要的目的就是扣工资,或收取各种费用,或者直接拉进传销组织;另一方面,以高薪招聘为诱饵。犯罪嫌疑人先是向被害人许诺高薪回报,之后巧设各种名目要求被害人先行缴纳培训费、入职费、宿舍费、化妆费等费用。

面对网络招聘骗局,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招聘诈骗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督促网络招聘平台积极履职,对于履职不力的网络招聘平台,要能予以相应处置。一方面,作为招聘网站,有义务从源头上强化把控,卡住虚假、诈骗招聘信息的入口,并建立完备的审核、补偿机制。同时,要加大对网络诈骗不法分子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求职者为了避免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应当到正规的职业中介机构和人力资源市场求职应聘,在应聘时更应多长一个心眼,谨防被骗。□吴学安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