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爱康国宾集团董事长张黎刚在公开场合自曝体检行业潜规则,他说“体检行业有真体检也有假体检,有的体检公司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还有些同行给体检人员抽完血不做检查就倒掉,然后直接给体检结果”。(12月5日《新京报》)
“假体检”危害巨大。健康体检的意义就在于早发现早治疗,消除健康隐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假体检不仅浪费了人们的时间、精力与金钱,更用一些虚假的数据误导人们忽略身体的不健康预兆,导致一些人真正发现自己身染重病时,往往便是疾病晚期难以治愈。
利润大、违规成本低、监管乏力、责任不明确……构成了假体检蔓延的常见“病因”。而唯利是图、肆意造假的体检乱象显然背离了健康管理的公共目标,无异于谋财害命。
体检乱象存在不是三朝两夕了,在“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人民健康已经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当下,对民营的体检机构做一次“体检”,祛除其肌体上的毒瘤尤为重要。根治“假体检”亟须监管与惩戒发力。首先,政府部门应顺应体检市场的巨大需求,及时建立完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则,提高体检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建立统一、严格的“体检医疗服务规范”,对明显过时的“管理暂行规定”更新升级,尽快形成健康管理链式服务。
□廖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