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我们,如果不是生活在城市,村小多半是我们梦想的共同起点。
我就读的村小坐落在半山腰,典型的石木结构,三间教室,成“L”型排列。教室屋顶,用小青瓦盖着,四匹亮瓦镶嵌其中。当阳光从亮瓦中透出来时,一屋子的孩子必定欢呼雀跃。
学校离老家不远,算是村子的中心。从老家出发,溜四五道田坎,爬一抹山坡,不出十分钟就可以到达。村小看似简陋,却是村里最豪华的建筑。我在家吃完午饭,往往一眨眼就跑到学校去,习惯了学校瓦蓝瓦蓝的天空和房顶,对自家用茅草覆盖的屋子简直深恶痛绝。母亲以为我爱读书,可能暗自窃喜了很多回。
其实,最大的原因,是好玩。学校有一个篮球,课间,三个年级的孩子集中在一起,抢着一个球玩。得手的孩子喜气洋洋,在地上拍打几下,随后跑到两米多高的土坎上,把球放稳,深深吸一口气,伸出脚、摆动腿,啪地把球投向远方。下面的孩子循着球的方向,伸手向天空抓去。瞬间倒下七八个孩子,滚成一团。抢着的多半是高年级的孩子,但也是一身灰,顾不得拍,得意洋洋又站在高高的土坎上……而中午人一般很少,逮住一个球,可以玩上半天,也没有人威胁要“揍你”。
能打上球的还是少数,从没尝过“万众瞩目”滋味的孩子,干脆玩起了“抓石子”、扇烟盒等游戏。这是多年以前的印迹了。随着外出淘金的队伍壮大,村里被带走的孩子越来越多。到最后,一个班只剩下五六个。等我参加工作七八年以后,村上的孩子全部转移到镇上上学,留给村小的,只有过往的喧嚣和辉煌。
村小就这样落寂下来。有一年春节,我和几个伙伴去村小游玩,操场上杂草漫过半腰,石头墙壁斑驳累累。我们趴着门缝往里看,课桌横七竖八零落一地。那个曾经和我一起放猪而目前成为董事长的兄弟说:“真可惜了,那么好的桌子只剩下灰了。”
其实都懂,滚滚向前的时代车轮带给我们的巨大改变,只是忘不了曾经的那份纯真。改革开放40年,城乡二元体制逐步打破,社会阶层流动加速,老百姓住进高楼大厦的同时,也给子女创造出最好的教育条件。村小因落后的设施和师资自然会遭到淘汰。
如此变换,城市和乡镇中心校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城区的学校高楼林立、设施齐备、功能完善。农村的中心校,也一跃成为当地最美的风景。塑胶跑道、师生食堂、图书阅览室、电脑培训室,应有尽有。有一年,我有幸走进一所所乡镇中心校参观,多次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可惜,再也听不到曾经在村小读书时的钟声和哨声,那是一段被岁月凝固的珍藏。幸运的是,被遗弃的村小多半被改造成党组织活动室,发挥起凝聚人心、服务百姓的强大功能,长大的我们还是可以凭此慰藉自己的懵懂岁月。也许,不管岁月怎么改变,我们都忘不掉最初的梦想,忘不掉师者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谆谆教导。
□廖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