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兔奶糖味润唇膏、六神花露水味的鸡尾酒、泸州老窖牌同名香水……看着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与“互不相关”的产品奇葩搭配,读者作何感想?
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不少传统品牌开始尝试跨界创新,以谋求新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而且有些产品还获得了“轰动效应”。如大白兔奶糖味润唇膏,上市开售后不到2分钟,920支产品便一售而空,一时传为跨界营销“佳话”,以致有网友称其“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
然而,网红大多昙花一现,经典可能毁于不慎。
不错,面对新型消费群体和多样消费需求,传统品牌单一、原始的产品已经“落伍”,有的甚至逐渐淡出市场。现实迫使传统品牌不能“坐吃老本”,必须顺应潮流,积极转型。跨界营销便是一种选择,“新奇”者还吸引了一些年轻消费者,形成一时消费热点。但从长远看,某些本不搭界的品牌与产品“结合”能“走”多远?一旦奇葩效应消退,还有多少业绩空间?厂家、商家不能不慎重。
传统品牌知名度的形成,一靠优质产品、优良服务,二靠消费者的口碑。后者以前者为根本。品牌是附着于产品和服务的,而且绝大多数是特定的,即使多样化,也都相互关联——老字号食品店,品种可以多样,但绝不会卖不能入口的东西;即使同为食品,也以主打为“尊”,如果喧宾夺主,也会砸了牌子——卖包子名闻天下,非要“引入”山珍海味,消费者慕名而来,却吃不到“正宗”,久而久之,连包子都“变味儿”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跨界营销并非易事,弯道超车也要找准定位,玩不好就可能赔尽老本。传统品牌追时尚,或可满足某种猎奇心理,但却很难成为营销常态,如何转型,还请三思而后行。
□一刀(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