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加班应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之上
管住“平文涛”,还须惩戒更有力
传统品牌 跨界营销之忧
治理食品网络谣言 须打好“组合拳”
暗藏游戏
“坑人”景点转型带来的启示
“勤劳奖学金” 值得推而广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0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管住“平文涛”,还须惩戒更有力

 

“十一”长假的第一天,杭州西湖边的一块石碑被涂画“平文涛”、“无砂之禅”七个字令人愤怒;7日早上,这个“平文涛”竟又在钱王祠门口的石碑上画字了。据警方消息,这个乱涂乱画的“平文涛”已被找到并控制住了。(10月8日《北京晚报》)

事实上,有意无意破坏、污损文物古迹与旅游景观的事情远远不是第一次发生,“平文涛”也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各种刻画涂写“×××到此一游”的现象早就广受诟病。就在近来,曾经先后曝出4名游客私自进入张掖丹霞地貌景区内踩踏破坏并上传视频炫耀,以及3名所谓的攀岩爱好者因将螺钉打入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三清山巨蟒峰景点岩柱体内而被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消息。可以说,这些“平文涛”式的肇事者,和他们肆意破坏公共景观的恶行,何止是欠景区所在地乃至全国人民“一个道歉”,他们至少还欠法律一个说法和一个代价!

毋庸置疑,这个“平文涛”之所以敢于“顶风作案”,除了表明此人足够脸皮厚、胆子大或者还有可能心理扭曲等自身原因以外,处置的无力和震慑的不足无疑是让他不但没有收手反而再次伸出恶手的重要因素。

“平文涛”有多可恨,惩罚就要多严厉。现在看来,除了必要的宣传引导和文明劝导,唯有提升法律成本、加强巡查防范,切实让“平文涛”们意识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并将为此付出沉重的法律和信用代价,才能让这些“手贱”之人不敢乱向文物景观和公共设施伸出黑手、刻下自己并不光彩的名号。

□徐建辉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