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算盘人生
我与电车的故事
茅盾半途弃稿扶新人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9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与电车的故事

 

1982年10月,我的工作之旅从电车公司一场102路车队起航。我曾先后从事过团支部书记、工会主席等工作,也先后在几个不同车队工作过。一晃36年,我从一名普通的售票员逐步成长为一名车队的基层管理人员,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

1984年冬天,滴水成冰,寒风刺骨,当时我在电车102路车队担任团支部书记。正值单位开展冬运互助活动,每天早高峰,我都要组织七八个团员青年在菜市口北行站维护站台秩序。当时乘车人特别多,车来了以后,大家帮助乘客有序上车,劝阻扒门的乘客,忙得不可开交。

忙完了早高峰,继续忙晚高峰,坚持了整整一个冬天。不过,看到井然有序的运营秩序,大家感到很充实,觉着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现在,随着公共交通线路的增多以及私家车的普及,乘客出行越来越方便,留乘的现象消失了,冬运推人的景象也成为了历史记忆。

2008年夏天,伴着绚烂夜空的礼花,北京迎来了满载世界人民崇敬与期许的第29届奥运会。当时,我在电车108路车队担任工会主席。车队工会紧紧围绕迎保奥运工作,以车队运营生产、安全生产为中心,加强培训教育职工力度,开展多种竞赛活动、家访谈心活动,调动职工积极性,圆满完成了奥运交通服务保障工作。

奥运期间,除了工会相关工作,我还要到鸟巢前公交场站值岗,比赛散场后要跟车服务,如站台指挥、疏导乘客、解答乘客问询等。每天的工作虽然很累,但感觉充实而又快乐。特别是线路的调度员刘非、李诺,她们经过选拔、多次培训,参与了媒体村服务,任务是在媒体村负责车辆调度工作,直接为采访奥运比赛的中外记者服务。当时条件比较简陋,她们每天头顶烈日,从早到晚连续工作12个小时,天天如此。奥运会结束后,她俩晒得皮肤黝黑。

刘非在奥运会结束后回忆时说的话,我至今刻骨铭心。她说上会服务期间,有一天,4岁的女儿问她:“妈妈你每天回来这么晚,什么时候带我玩儿去呀?”她说:“等我这段时间忙完了。”女儿用似懂非懂的语气对她说:“你是不是上奥运会呀?”她微笑着说:“对,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女儿说:“奥运会全世界都知道,妈妈你太棒了,我支持你,加油!”“是啊,正是有家人的支持,我才能放心地工作;正是有领导的信任,我才能有机会上会为奥运服务,这是一个神圣的任务,是我一生的荣耀。”刘非感慨道。

公交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优秀员工无私的奉献、默默的坚守。建设让乘客满意、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公共交通综合服务企业,我们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依靠顶层科学的设计,更离不开广大职工的支持和辛勤努力。我相信,搭乘经济快速发展的快车,首都公交也会蓬勃发展,越来越好。

□张鸿源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