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校内勤工助学还应增强“诱惑力”
“小工会”怎样做出民主管理大文章
双休日成“难休日”
滴滴“全程录音” 隐私保护要跟上
“网站鼓励教师节送豪礼”别一曝了之
学生吃泔水 不应只处罚教官
防骗应成为 大学第一课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9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滴滴“全程录音” 隐私保护要跟上

 

要打车的朋友注意了,根据滴滴公布的整改措施,9月8日,滴滴在快车、优享、专车等网约车业务中试运营全程录音功能。网友对此意见不一,录音是否能保证乘车安全,或仍待时间验证。(9月8日《新京报》)

滴滴的“全程录音”,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乘客利益。“全程录音”确实能够起到不小作用,乘客和司机交易的所有过程,都能够被录音设备记录下来,实现了“人过留声”,发生纠纷就能找到证据。但是,滴滴的安全不能只靠“全程录音”。对于色狼司机的言语挑逗之类的事情,依靠“全程录音”固然可以事后分清责任。可是也不是万能的,言语方面可以依据“全程录音”记录下来,而如果是肢体动作呢?如果是伤害案件、性侵案件,甚至是杀人案件,案件已经发生了,“全程录音”也只是事后诸葛亮了。所以说,滴滴的安全保障,还需要更多方面发力,关键点在于:如何让“色狼司机”当不了滴滴司机?

用户更加担心的是隐私泄露的问题。滴滴只是一家企业,他们有没有权力采集这些数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即便不考虑法律权力的问题,也需要考虑企业采集信息,需不需要有关部门审批?假如所有企业都能以“为了大家好”的理由,随随便便采集个人的音频、视频信息,那么隐私安全谁来保护?

在乘坐滴滴车的时候,从拨打电话,到全程下来,其间所有的声音都被采集走了,市民的“个人声音”就储存在了企业的系统里。如果因此产生了危害谁来承担责任?“个人声音”也可能成为电信诈骗的载体和手段。

因此,滴滴全程录音之后的“人过留声”隐私保护需要留神,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保护措施。

□郭元鹏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