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难忘支教生涯
在诗词中寻找秋天
■征稿启事
洋芋情结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9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诗词中寻找秋天

 

白驹过隙,又到了一年的秋天。虽然日历已翻到秋天,但是窗外却是一派夏日的景象。学生问我,这都秋天了,我们却没有感受到一点秋意,该到哪里去寻找秋天呢?我灵机一动说,到诗中去寻找秋天吧。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因为其短小精悍所以一直流传至今,且极具审美价值。每到秋天,我们读着古诗词便仿佛置身于古人生活的那个时代,读古诗其实也是一种跨时代的交流,与古人对话从而达到灵魂上的共鸣。

我们今天每每想到秋天自然会联想起秋高气爽、收获、喜悦等字眼,但是在古代却并非人人都“喜秋”。但是“借秋”入诗入词的却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古诗词中以“秋”为意象的频率最高。在诗词中寻找秋天的身影,以探求秋之意蕴。

文人自古以来都有着多愁善感的性格,所以“悲秋”者居多。秋风萧瑟,往往更能够引发诗人们慨叹时光易逝,诗句之中流露出诸多的无奈。“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就是其典型代表。史达祖在《玉蝴蝶》中也有“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的描述。

离别本来就是一件伤感的事情,遇上了秋天诗人自然是需要笔墨渲染以来展示才情的。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让人不免心生凄惨之情。读罢,我仿佛看见诗人柳永在堤岸之上送一位远去的故人。看故人远去,拿起酒壶一饮而下,倒不失文人风骨。只是泪水、酒水早已模糊,看起来难免让人心疼。

人在他乡,秋天难免会勾起文人们的思乡之情。马致远的名曲,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就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句子。借描写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并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气氛,反衬出沦落天涯者的彷徨愁苦,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的酸楚啊!

有人“悲秋”自然就有人“喜秋”。那些豁达疏朗的人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是一副乐观向上的心态。比如刘禹锡就看不惯那些“悲秋”的酸诗,发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激昂之声。其描绘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这样的诗,没有什么悲凉的气息,诗人随着自己的“诗情”,和想象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读后全然是一种励志怡情的美的感受。

无论悲喜,在诗词中寻找秋天都别有一番味道。它既增长了我们的见识,也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情趣。在诗词中游历秋天,再到深秋之时吟诵出那些千古名句岂不是更加美好。

□蔡淼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