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最大优点是什么?恐怕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的。近几年,比较一致,多数人认可的,是趣味。趣味亦有高下之分、雅俗之别。高级趣味,要建立在深厚学养和独特人格魅力的基础上,这一点,我推崇钱钟书先生。
钱钟书作《管锥编》,他翻阅《太平广记》,当看到《杨素》篇中“破镜重圆”的典故时,钱钟书起了疑惑:“古铜镜应该很结实的呀,怎么能一分为二呢?”钱钟书在书房里踱来踱去,百思不得其解。忽然,他抬头看到了书柜上的一面镜子,顺手拿起一看,钱钟书乐了,“咦,这不就是面铜镜吗?我可以试试呀,看能不能摔破。”没有丝毫犹豫,钱钟书举起铜镜就往地上摔。
夫人杨绛听到响声跑了进来,问他:“什么东西掉地上了,这么大动静?”钱钟书朝书桌下努努嘴。看到是铜镜掉在书桌下,杨绛赶紧弯腰捡起来,递给钱钟书,问他:“这铜镜怎么会掉地上,这可是你的宝贝呀!”钱钟书顾不上回答,急着察看铜镜是否摔破。左看右看,除了有一些磕碰的痕迹,铜镜并没有裂开。钱钟书自言自语:“不对呀,怎么摔不成两半?”杨绛听他这样说,才明白过来,“难不成是你故意摔的呀?”钱钟书点头,“我想验证一下古书里提到古铜镜一破为二的说法。”杨绛又好气又好笑,“你呀,真是个痴老头!”摔了一个铜镜,钱钟书还是有点不放心,索性把自己多年收藏的十几面古镜都拿了出来,一个一个摔到地上试验。对于那些身外之物,他从来都不看重。
曾经有一位痴迷于《围城》的英国女士想见钱钟书一面,被钱钟书婉言拒绝了,他在电话中对她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中央电视台的东方之子栏目,早就把钱钟书列入了“黑名单”,要为他作专题报道,但一次次被钱钟书拒绝了。1991年,全国十八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录》,要拍钱钟书,同样被他婉拒了,别人告诉他会用钱来酬谢他,他淡淡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东西吗?” 有北京某作家准备写钱钟书传。钱钟书说:“我已成为一块腐烂的肉,大小苍蝇都可以来下卵生蛆,也许是自然规律吧。”由此可见钱钟书为人的风趣,而自嘲自谑为“一块腐烂的肉”,也让很多人不好意思再打扰他的清静生活了。
谈到钱先生的代表作《围城》,他说道:“代表?你看我这个是代表什么?又不是‘人大代表’的代表,所以也没所谓代表不代表,你说是吗?只是我过去写的东西,要说代表,只能说代表过去那个时候的水平,那个时候的看法。现在我自己并不满意。那个时候写得很快,不过两年的工夫。这次重版之前,我重新看了一看,觉得许多地方应当改写、重写,因为错字错得很多,但要改写,甚至重写是很花工夫的。我当时只在词句上作了很少很少的修改,但出版社一定要出,只好让他出。假如——天下最快活的是‘假如’,最伤心的也是‘假如’,假如当时我的另一部长篇小说《百合心》写得成,应该比《围城》好些。但我不知是不是命运,当时大约写了2万字,1949年夏天,全家从上海迁到北京,当时乱哄哄,把稿子丢了,查来查去查不到。这我在《围城》的《重印前记》提到过,倒是省事。如果稿子没有丢,心里痒得很,解放后肯定还会继续写。”
钱先生曾说:“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的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以此来欣赏,来审定。”这种旷达该是我们今天最稀缺的,也最需要学习的吧。
□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