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从床底下找我的工长本时,无意中发现了我的工作证、高教自考所有单科合格证、粮票等一些老物件。
凝望着这些老物件,我的记忆一下子拉回到曾经久远的过往。
这些老物件,仿佛会说话,散发着温暖,让人能从深邃的时间里感受到过去岁月的气息。确切地说,它们有我生活的味道、光阴的故事、时代的变迁……那泛黄的粮票,那陈旧的工作证,那一张张单科考试成绩合格证……虽然已经很旧很旧了,但在我的心中,是我执着追求美好生活的有力见证,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的象征。
1988年6月8日,我从贫困落后的河北省坝上草原来到北京。那时候,粮食紧缺,需要有计划的分配。凭票购买的还有猪肉、布匹、食用油等。我是成年男职工,单位每月分配给我的粮票是40斤。40斤,对于我一个十八九岁的、饭量好的小伙子来说,根本不够。于是,我就给父母写信求助。接到信件,父母亲就拉着粮食到县粮食局换全国粮票,然后给我寄到北京。
1990年,北京举办亚运会。我工作的中建一局五公司承建了多个亚运会工程,需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建设经验和成果,于是我被借调到公司宣传部。因为是借调,当然没有工作证了。到了1992年10月,我由借调变成正式调动。一天,公司干部科一名同志给我送来一个蓝色小本本。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张编号为0365号的工作证。
捧着精致的、带着钢印的工作证,我当时特别激动。因为“职务”一栏里,填写的是干部。你想嘛,那个时候,一个人能成为国家干部,那得多神气啊!这本工作证,我好像一次也没有随身戴过,但是在那个年代,如若将工作证丢失,可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因为这是除去户口本儿以外,唯一可以证明你身份的证件。
进入公司宣传部后,有一段时间,我曾为没有大学文凭而自卑。当时的宣传部长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鼓励我去参加自考。1995年,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自学考试。第一次考试,我就报了4科,结果一次性全部通过。从此,我一发不可收拾,乘胜追击,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完成了14门功课的考试,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文凭。这又是一次考验我意志的过程,我不仅拿到了一纸文凭,关键是通过系统学习,我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人生至简,爱无虚言。来到北京、参加工作后,我经历了多次搬家。过程中清理了很多物品,但这些老物件,却没有扔掉。现在,我更舍不得处理掉这些似乎没用的东西了。这些东西,虽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甚至不值一文,但已经成为我冷暖人生的慰藉。
□祁飞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