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根柱奶的夏日
西郊粮库变迁
■征稿启事
在互动中传承中华文化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7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郊粮库变迁

 

田野路旁,残留着块块片片的积雪,空气潮湿阴冷。父亲带着我骑着自行车,沿着阜石路一路西行,路两旁窜天的杨树冷峻地挺立着,七拐八拐,父亲手指前边:那就是你上班的单位。路的右侧,灰墙大院,墙头围着铁丝网,网柱上亮着红灯。灰色的木质大门,灰色的警卫岗亭……时间定格在1979年2月26日早晨,父亲骑车送我来到参加工作的单位——北京市西郊粮食仓库。

那天上午,我和被录用的男男女女百十口子装卸工围成长龙参观库区:两条铁路专用线,专用线的北侧,各两排阔顶矮墙的灰色库房,库房里存放的大多是大米、面粉、小麦、黄豆等市民和北京食品加工业每日必需的成品粮、原粮。其他的地方和道路两侧,大都见缝插针地铺着枕木,上面是苇席围裹、苫盖的露天粮食囤垛。领队参观的装卸队长指着那些囤垛说:那一个露天垛,一个车皮(60吨粮食);一个露天囤俩车皮(120吨粮食)。

北京八大粮库之一、著名的北京市西郊粮食仓库粮仓的剪影在那个上午永久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北京乃至全国的国有大型粮库,兴起建设储粮砖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厂子里的基建职工自己建设,不到三年时间,消灭了散粮原粮储存的露天苇席囤,工人们沉浸在“与天斗,其乐无穷”的喜悦里。

没几年,东北发明了一种用块状厚钢板一块块铆固起来的钢板仓。改革开放,使得人们有了商标意识,那种仓叫迎春仓,两排高松耀眼的钢制圆仓顶上,高架着设备通廊,散装小麦可以机械化出入仓了。习惯了靠流汗一撮子一撮子卸粮食的装卸工们,终于可以按着电钮干活了!几声隆隆,粮食循着输送机、斗提机流进钢板仓里。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家又引进了德国的工艺设备,仅用七天就可以建成一个储粮三百吨的钢板仓。听主管技术的副厂长说,人家那个技术才先进呢,俩人儿,七天就能建成一栋仓。施工的那天,工地上围满了人。腆着大肚子、穿着鲜亮的短袖衬衫的德国工程师看着围观的人群一脸得意自豪的笑容,真没见过穿着这么干净的衣服“上班”的工人。德国工程师启动按钮,成卷的厚钢材缓缓地卷入一台机械里,钢板神奇地变成巨大的圆筒缓缓升高,果真几天的功夫,两个工人,一栋钢板仓就这么建成了,而且仓身不用一颗螺丝。相比当初的迎春仓,四十多名工人,要俩来月建成一栋钢板仓,真是没法比!

转眼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初,当初分布在北京市“远郊”的北京市各大粮食仓库不知不觉间早已变成 “城里”了,粮库退出新冒出来的五环路外,那也是一场产业的大迁徙。我随着西郊粮库的大半儿工人来到了已经建设好了的地处昌平的大型现代自动化粮库。74栋高大立筒仓,鹤立鸡群般的在广袤的天空下挺立。矮胖的浅圆仓,一栋仓就能装下九千吨小麦,如果用过去老的计算方法,那就是一栋仓能装下150节火车皮的粮食呀!

粮库建成后,迎来了国内外不计其数的参观团。大型、自动化、机械化……都是不住的赞叹与美丽的光环。

这才多少年啊!日出日落,潮涨潮汐。荣耀与光环早已褪去。似乎时代已经进入了见怪不怪的飞速发展期,人们习惯了惊奇。国家强大,新鲜事物与飞速发展早已高铁不奇,嫦娥太空不惊,蛟龙深海散步家常便饭……想起当初看德国人造钢板仓那份惊奇不已,搁到现在强大的中国,这又算个什么呢?

□王士全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