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角度看,厦门职称改革也是一个突破口,既打通了技术人才的晋升通道,又建立了产业工人靠技术成才、凭本领吃饭的机制,有利于产业工人队伍的壮大与发展,其经验值得借鉴。
《工人日报》日前报道了厦门市航空维修产业职称改革试点经验。由于有了单独的绿色通道,该市自贸片区航空维修人才职称评定首次试点通过率超八成,有效地激励了技术人才的成长。这条消息引起读者广泛关注,不是偶然的。
毋庸讳言,职称的作用和影响不仅是对“吃技术饭”的员工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的界定,而且关系到收入多寡、生活水准乃至社会地位。因此,但凡有可能跻身其中者都趋之若鹜。然而,现行的职称评定政策、规则又过于刻板、僵化,甚至存在一些漏洞,结果往往有悖激励人才的初衷,因此,职称改革呼声甚高。
厦门的职称改革是“逼出来”的。一方面,地方、企业渴求人才,希望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纳人才,而职称评定问题不解决,连现有的人才都留不住;另一方面,人才需要社会认可,有获得感、成就感,职称评定即可满足这些要求。如果因为没有职称连政府的相关政策优惠都无法享受,便会选择“用脚投票”。厦门市委市政府认识到,职称改革成为多方诉求,而且箭在弦上,于是下决心改革。
改革要从实际出发,试点就是探索。厦门职称改革方案出炉前,经过了多方调研,多次座谈,多层修改。面对企业审核标准与社会职称评审体系无法对接,而企业从业人员又是以技术型实用人才为主,约占员工总数的70%以上的现实,“越发意识到,改革既有评审体系是不得不为之事,开辟一条单独评审通道尤为必要。”正是因为坚持问题导向,改革才有了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评职称需要条件,分为“硬件”“软件”。前者是指学历、资历,专业及工作年限等,基本属于刚性要求。后者弹性很大,可以“变通”。譬如评定某人的能力、业绩,见仁见智,差异很大。特别是对专业性很强的岗位,“隔行”评委甚至不能判定参评者是否达到行业标准。如何科学地评定专业人员的业绩与能力,成为职称评定中困扰许多人的难题。厦门改革的做法是,量身订制评价指标和体系、创新专家评委组成方式。一方面把专业标准与职称评定衔接起来,另一方面将业内专家引入职称评定系统,使这部分专家占评委总数的40%~50%。衔接促进了创新,内行有了话语权,保证了评审的客观、公正。特别是改革方案中“工作能力+工作业绩”两项占到80分值,对于那些埋头苦干、深耕专业的人才,是实实在在的的“优惠”。 职称评定中的“硬件”能不能不变通?厦门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实事求是,同样可以改。譬如参加各种培训必须满足多少学时、学历认证的繁琐程序,在改革中要么被取消,要么被简化,真正实现了“渠道畅通”。申报者的学习培训、工作经历、专业技术工作业绩、年度及任职期满考核结果等,公司盖章及部门主管签字即可,真正体现了灵活性、便捷性和专业性。
从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角度看,厦门职称改革也是一个突破口,既打通了技术人才的晋升通道,又建立了产业工人靠技术成才、凭本领吃饭的机制,有利于产业工人队伍的壮大与发展,其经验值得借鉴。
□张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