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联网联治 精细管理
曲艺文化搭桥 居民找回邻里情
巷长热线24小时开机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3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联网联治 精细管理

肖华强
东城区崇外街道副主任、西花市大街街长
■服务密码:
互联网+环境整治
 

当互联网遇上环境整治,将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想必,大家是猜不出来答案的。如今,这样的事在东城区崇外街道真的发生了。截至目前,这个名为“环境卫士”信息化指挥运行体系已经运行了6个月,由34名街巷长、13个环境理事会成员共241人、403名小巷管家组建的“环境卫士”,探索出了一个城市环境共建共治共享的崇外模式。

作为“环境卫士”之一的东城区崇外街道副主任肖华强,也是辖区内西花市大街的街长。基于自己多年的城市管理工作经验,他通过长时间的走访调研,发现实现精细化城市治理的任务还很艰巨。

2017年,恰逢全市启动了“百街千巷”街巷长制工作,按照要求,崇外街道也顺势在辖区推行此项工作。但问题摆在了面前,如何让街巷长的工作落地生根?如何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治理?“这两个问题要是解决了,城市环境的共建共治共享肯定能实现。”一直分管城市管理工作,也是街道“百街千巷”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的肖华强,对这项工作的痛点深有体会。

说干就干。终于,“环境卫士”APP于去年8月中旬开始试运行,并于同年9月1日正式上线。平台搭建了,街道各科室的负责人作为街巷长他们的工作如何开展?

肖华强介绍,我们的这个APP实现了“发现问题——派遣问题——处置问题——监督反馈”案件闭环处理体系,建立街巷长、环境理事会成员、小巷管家、专业执法部门的有效联通。利用手机自动定位、上传照片、线上提交、审核结案、超时预警等功能,进一步压缩了环节衔接时间,确保了工作规范高效。

那么,什么才是需要处置的环境问题?按照“分级分类、统筹衔接”原则,进一步划分“十无”问题共三大类,通过线上工作流程实现各渠道上报问题逐级过滤。小广告、卫生死角、非机动车乱停放等简单事项为一类问题,由街巷长依托环境理事会和志愿者解决;大件废弃物、建筑垃圾等为二类问题,由街巷长牵头,城管、城建等专业部门协同解决;违法建设、群租房等为三类问题,由街巷长上报,指挥部统筹各部门力量解决。

为了更直观的给记者解释清楚,3月14日上午,肖华强处理完手头的事,提前来到自己分管的西花市大街查看,以往,他会在中午午休时间来。在西花市大街南侧的链家地产前,他看到电动车摆放凌乱,当即拿出手机进入“环境卫士”APP,拍照、线上提交、协调商家现场办理……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商家很配合,这种城市治理需要精细化,所以现在地上发现个烟头、纸屑,大家都会主动地捡起来。”肖华强说,“这种模式,需要各方力量的加入,比如,西花市南里西区就有227名党员、33个楼门干部加入到城市环境共建共治共享的队伍中来。”

去年,一直是东城区问题点位高发区的西花市大街,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现如今,已经从“黑名单”上移除了。肖华强说:“这都是大家的努力,说明这个‘环境卫士’信息化指挥运行体系很有效,实现了城市环境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的要求。”

□本报记者 白莹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