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联网联治 精细管理
曲艺文化搭桥 居民找回邻里情
巷长热线24小时开机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3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曲艺文化搭桥 居民找回邻里情

李园园
白纸坊街道建功北里社区党委副书记
党建带路 文化吸引
■服务密码:
 

违建拆除了,便民设施建起来了,各个街道社区的“硬”件得到了升级,可如何让居民们打心眼儿里觉得社区生活有滋有味儿,还要靠“软”件的完善。

“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要靠‘文化引领’。”白纸坊街道建功北里社区党委副书记李园园告诉记者,他们社区规模相对较大,但是,平日里参加社区活动的居民却都是 “熟面孔”,为了破解这一“瓶颈”,他们尝试着从居民感兴趣的群众文化入手。

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和座谈,建功北里社区党委发现,曲艺演出贴近百姓生活,深得居民喜爱,但目前扎根基层社区的曲艺演出团体却不多。于是,他们积极协调、挖掘资源,携手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共同打造了社区曲艺文化平台“天赐曲艺坊”。再加上“建北讲习坊”和“惠民自助坊”,共同构建了社区党建创新的三部曲。

一桌、一椅、一醒木……每到周六上午9点,建功北里社区活动室就化身曲艺坊,邻里街坊则变成了“专业”演员和观众。大家用评书、相声、快板等曲艺形式,讲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先进事迹、家规家风、廉政自律等方面的故事。台上演得认真,台下听得专心。

“打竹板,我笑哈哈,上台来把社区夸。党支部我们书记他,领导咱们把根扎……”一段合辙押韵的快板书《夸夸社区志愿者》,引得居民观众跟着节奏,不住的拍手、点头。说书的老人是建功北里3区1号楼的居民张桂贞,今年87岁。她告诉记者,她从小爱听侯宝林的相声,听了一辈子。耳濡目染之下,就学会了很多东西。

李园园笑着说,“因为曲艺坊,张桂贞老人成了‘社区明星’。而其他的社区老党员、普通居民和单位在职党员,也从迎面不识,到点头聚首,到成了亲密‘坊友’。居民们都觉得,找回了久违的邻里情谊,大家作为社区分子的归属感也增强了。”

此外,针对社区青少年,曲艺坊还开设了主持技巧、相声表演等方面的讲座,通过学习绕口令、听故事,让孩子们学到了很多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了一些曲艺基本技巧。同时建立“天赐曲艺坊”微信群,及时发布活动信息,促进“坊友”学习交流。

李园园介绍,除了曲艺坊,“建北讲习坊”及“惠民自助坊”也成了居民“新宠”。“建北讲习坊”是在街道讲习所的基础上,引入外部教学资源,融合红色宣讲团、党课讲座及道德讲堂等平台,打造而成的学习交流阵地。而“惠民自助坊”则是集议事协商、法律讲座、技能培训等为一体的居民素质提升平台。

2017年,建功北里社区将社区党建工作整理编制成纪念册《手写的初心》,记录全年党建活动、展示党员心声。“这是一本非常珍贵的册子,记录了党员群众的每一个幸福的瞬间,更记录着我们社区党委引导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历程。”李园园说。

□本报记者 陈曦 文/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