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材料员何德英的最后一岗
爷爷的光晕
嬉笑怒骂的通达彻悟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3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材料员何德英的最后一岗

 

1月底的北京,寒风刺骨。何德英把棉袄拢了拢,围巾往上拉到眼睛下,又弯身去数钢管。

何德英是中建三局三公司大兴旭辉项目的材料负责人,今晚是她职业生涯中最后一个夜班,明天她就退休了。项目已近收尾,今天要分别清退甲指分包和租赁站的周转架料,从下午5点开始,她和徒弟小戴连续清点了几个小时,运走了5车架料。

“何师傅,你徒弟已经清点过了,您还信不过他呀?天气这么冷,您就回办公室休息下吧。”工作交往多了,租赁站的小王和何德英师徒熟悉了,忍不住劝道。

何德英一直等钢筋数完了,才说了声“那可不行”,转身又蹲到地上数架料。突然,她身子前倾,把手电筒拉近,从一堆扣件里拿出一个轮扣放到一边,“这个是我们项目的。”

“我说何姐呀,按照合同扣除耗损,只要数量对得上就行了,何必管是谁的呢?”小王对何德英的较真有点受不了。

“快别说了,何姨唯一一次对我发火就为这事呢!”尊称师傅为“姨”的徒弟小戴,想起了刚来项目的时候,他清退材料只查数量不查来源,平时一脸和气的何姨当时就翻了脸,“我们自己的、租赁公司的、分包的每根材料都要分清楚,不要和稀泥,不是他们的一个都不能拉走。”从那以后,小戴不自觉养成一个习惯,每天都要清理被工人放错归类位置的材料。

最后一车材料运走了,何德英和小戴向办公室走去。

今晚月亮很圆,月光倾泻,将两人的身影拉得长长的,脚踩在冻硬的路面上,发出“嗄吱嘎吱”的声音。她不禁想起多年前第一次上夜班,同样是两人,那时候是师傅带着她,38年后的今天,却是她带着徒弟。

“好快啊,当年师傅还说我小姑娘家在工地上干不长,没想到,这一干就是一辈子,38年仿佛就是弹指一挥间。”

从小就在工地长大的何德英,是个标准的建二代,父母、兄弟和自己在三公司干了一辈子,如今女儿也在中建系统,这三代人的建筑情结,已经融入她的骨血之中。“公司本来就是我们的家啊!小戴,你一定要记着,我们的工作就是看好家。虽然我们做材料工作的,半夜接、退材料,很辛苦,绝不能因为图省事,工作就马虎,让大家受损失。”

“放心吧,何姨!”小戴边说边点头。

回到办公室,两人在平台录入数据,办好结算后,已经凌晨。关上电脑,何德英将桌面的资料清理了一遍又一遍。

“走吧,何姨,天亮您还要赶火车呢。”小戴在门口催促道。

“等一下!”已经走到门口的何德英忍不住又转过身,再次将办公室环视了一圈,仿佛要将这简陋的办公室深深镌刻在脑海里。

凌晨的项目部,很安静。

何德英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她把步子放慢,再放慢,似乎想把时间延长,再延长。走到院子正中旗杆旁,她停下脚步。旗帜在旗杆顶端猎猎飘扬,“中国建筑”几个字在月光映照下,无比清晰。

她仰头,深深地凝视……

□王艺霏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