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工人文化宫体制改革过程中,许多地方工会在摸索、创造出不同的自负盈亏模式的同时,都坚守了原有的宗旨和本色。这表明,市场经济与坚守文化并不相互排斥,反而相得益彰。这其中有许多好的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工人日报报道,辽宁省工会自去年开始着手清理整改工会所属文化活动场所出租项目,将工人文化宫等回归公益性,擦亮“工字”招牌,注重服务职工,使其真正成为职工的学校和乐园。此举对于渴望丰富日常文化生活的广大职工群众无疑是个福音。
工会所属文化活动场所出租问题,各地所在多有,程度不同而已。辽宁工会“收复失地”的做法,提出一个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文化宫(俱乐部、文化馆)应该怎样坚守宗旨,坚持本色?
遥想当年工人阶级“最吃香”的岁月,工人文化宫是许多城市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最集中、最红火的场所,而且多居闹市繁华地段,以致成为一座城市的“地标”之一。那时的工人文化宫,既有文艺演出、影剧娱乐,也有职工夜校、各类培训;既有专业团体,更有业余活动,为丰富群众生活、提高工人素质、培养各类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许多老工人至今谈起依然津津乐道。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各地工人文化宫陆续经历重大变革——经济上“断奶”,从拨款“养”事业到自负盈亏“找饭吃”。这种变革伴随着经商大潮而来,“以商养人”“以商养文”几乎成了各地工人文化宫不约而同的选择。先是破墙开店,继而出租场地,更有甚者,索性把文化宫整体承包出去,或做商品市场,或改娱乐中心,使得大量与“工人”“文化”无关的项目都来抢占“黄金宝地”,工人文化宫徒留一块招牌,仅剩一个符号,普通职工群众甚至很难进入消费,有人慨叹“‘工人’牌下无工人,文化宫里没文化”了。
工人文化宫,顾名思义是以工人为服务对象的文化场所。如果工人文化宫工人进不去,而且没文化,岂不是背离宗旨、本色?工人文化宫的改革是大势所趋,是一种必然,但无论怎么改,其宗旨不能变,本色不能改;变了、改了就不再是工人文化宫了。
那么,工人文化宫果然从资源变成了“包袱”吗?真的除了经商、出租、承包就没有生路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职工群众刚刚摆脱旧体制的束缚,还在为温饱努力,精神文化需求尚处于低水平,工人文化宫又逢“断奶”,需要自负盈亏,因而成了“包袱”,不得不创收自保;那么,在大多数人已经步入小康,开始追求美好生活的今天,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前所未有地高涨,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工人文化宫何愁没有“生意”?不仅能够“活得”很好,而且应该保值增值。况且,作为工会的文化阵地,也应该为职工群众提供更多“价廉物美”的服务。
事实上,在工人文化宫体制改革过程中,许多地方工会在摸索、创造出不同的自负盈亏模式的同时,都坚守了原有的宗旨和本色。这表明,市场经济与坚守文化并不相互排斥,反而相得益彰。这其中有许多好的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当然,各地情况不同,条件各异,不能搞相同的模式。但无论怎样的基础和条件,无论怎样谋求出路,工人文化宫坚守宗旨,坚持本色都应该是一致的。相信各地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群众一定能够开拓出多条工人文化宫的发展新路来。
□张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