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梳理各地曝光的经济数据造假案例发现,向GDP“注水”的途径“五花八门”: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辽宁省有关负责同志在代表团审议时举了省内弄虚作假两个例子:有一个镇,一年财政收入160万元,最后报成2900多万元;一个市,规模以上企业只有281家,却上报成1600多家。(1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王铎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