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期待“新国标”护佑电动车安全出行
“医生带病手术”要点赞更要反思
“摘牌”也是进取
倒卖学生信息
酒驾猛于野兽 治理任重道远
食品谣言频现折射科普教育短板
玩游戏开外挂 乐趣何在?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品谣言频现折射科普教育短板

 

过去一年的食品圈又发生了哪些食品安全大事件,事件背后的科学真相究竟是什么?2017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会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协共同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京主办。解读会现场也发布了2017年网络十大食品谣言。(1月17日《北京青年报》)

“西瓜和桃子同时吃会导致死亡”“普洱茶会致癌”“喝凉茶能延寿”……近年来,类似关于食品安全的谣言可谓层出不穷,并在人们的社交平台中频频刷屏,给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特别是,食品谣言频现,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损失,更严重影响了整个食品行业的声誉,损害了公众利益。

食品谣言频现,表明有关部门首先在信息公开上慢了半拍,让谣言抢了先机。辟谣当然必要,但也仅是一种补救措施。特别是,公开辟谣,只能平息这个谣言,并不能阻止下一个谣言的出现。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在及时辟谣的同时,将谣言发布者绳之以法,并及时公开查处情况,同时告诉公众不法分子是怎样造谣的,造谣的目的是什么,让大家看清造谣者的本来面目,避免再次上当受骗。

食品谣言频现,折射科普教育短板。事实表明,每次出现了食品谣言,都折射出有关部门在信息公开和科普教育等方面存在短板。如今,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不但重视,而且敏感。只有对谣言传播的原因充分分析,才能设计出更科学、更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相关部门应抓住这个机会,不遗余力地进行科普教育。特别是,应通过主流媒体以及各个行业协会乃至企业,共同关注食品安全,传播科学知识。□汪昌莲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