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期待“新国标”护佑电动车安全出行
“医生带病手术”要点赞更要反思
“摘牌”也是进取
倒卖学生信息
酒驾猛于野兽 治理任重道远
食品谣言频现折射科普教育短板
玩游戏开外挂 乐趣何在?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生带病手术”要点赞更要反思

 

近日,一张两名医生在手术间隙输液的照片走红网络。该照片是西安交大二附院麻醉科主任吕建瑞医生在2018年1月14日下午3时许,经过手术室时所拍摄的,当天两位医生手术任务重,便利用手术间歇时间输液以缓解自己身体不适。记者对话了该照片的当事人,他们表示“病不等人”,“打点滴是为了调整自己的状态”。(1月15日《法制晚报》)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救死扶伤、关爱病人是医生的天职。因此,每每看到“医生带病手术”的新闻,总让人感动不已。但在感动之余,我们也不得不说,如果把医疗比喻成一种维护健康和挽救生命的生产,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医生的状态肯定是最重要的。医生也是人,医生也没有钢铁之躯。医生生病了,就应该让其好好休息,好好治疗,然后才能更好为患者服务。要知道,做手术可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一丝一毫的差异,都可能会波及手术的效果。所以说,“医生带病手术”,要点赞更要反思:医生平常的工作都已经是在高负荷运转了,如果再让他们处在“过劳”或“带病”的险境坚持工作,那么,明天由谁来给我们的健康“保驾”呢?

这显然也是在给社会提出现实的要求: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医学教育机构的政策支持,鼓励更多的优质生源报考医学院校,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缓解医院用人紧缺的状况。另一方面,需尽快推行分级医疗制度,实现患者的合理分流,以降低大医院医生的工作压力。当然,医患之间多一份体谅,也能减少医生不必要的顾虑。但愿今后,别再出现“医生带病手术”的新闻了!□祝建波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