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农民工遇工伤“先抢救后结账”是颗“定心丸”
不能让随意辞退职工成为常态
春晚 换个“套路”如何?
不良App
将选择支付方式的权利 交给消费者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新模式值得推行
对保健食品虚假宣传 要加大整治力度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2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能让随意辞退职工成为常态

 

近日,北京东城法院,13名外来务工人员领到被拖欠的工资。“之前还以为至少要半年,或者会不了了之,没想到这么快。”领到1万多元的小曹说道。河北张家口90后男青年小曹说,去年底来到北京,在王府井一家餐饮公司的后厨帮忙。今年2月,餐饮公司以工作期间各阶段绩效考核不合格、在经营过程中导致亏损严重为由将他辞退。东城法院王法官介绍,小曹等人已是被换掉的第三批后厨人员。(12月17日《新京报》)

当下,有些企业为了减少亏损,采取了“炒鱿鱼”的损招,明明员工尽职尽责,工作十分努力,可有些无良企业总是变着法子炒员工的“鱿鱼”。但凡随意炒员工“鱿鱼”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劳动者的工资拖欠少则数月,多则一年半载。有些劳动者被“炒”之后,懒得计较,甘愿“吃哑巴亏”,结果助长了无良企业违法行为的愈演愈烈。

企业“炒鱿鱼”,社会要干预,不能让随意炒鱿鱼成为一种常态。作为劳动者,当自己被“炒”时,对资方所欠的工资、社保等权益保障事宜一定要算清,个人走不要紧,账必须要结清。对那些赖账不还的企业,劳动者一是要向劳动仲裁部门讨公道,要说法,让劳动监察部门适时介入,对不法用人企业错误进行纠正。二是对赖账继续不还的可走法律途径。面对劳动者的利益诉求,法院必须及时受理,对那些以种种理由赖账不还的企业,必须启动法律程序,让那些缺乏道德底线、视法律为儿戏的老板为此买单。

劳动监察部门也好,法院也好,必须及时介入各种劳资纠纷的案件处理。对那些动辄祭出“炒鱿鱼”杀器的企业和个人,必须进行调查,一旦发现绝不姑息。□李红军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