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拿着在当地还不错的工资,在国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来自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汽车装调工江海龙却并不觉得光鲜。“你们就是个干活儿的。”他常听到这样的话,在他所在的企业,他的工资远不及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他也曾见过40多岁的老技师被20多岁的管理人员“吆来喝去”。(8月25日《中国青年报》)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核心动能,是振兴民族经济、加快大国崛起的动力源泉,是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要素。要发挥光大精神,就要创造技工受尊重、有盼头的社会氛围,让优秀技工成为国民偶像、社会明星,创新条件改善技工福利待遇、拓宽技工成长通道、优化技工成才环境,不断提升技工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获得感,激发技工刻苦耐劳、精益求精、矢志进取的热情。
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更多大国工匠的涌现,首先需要全社会加深对技工人才价值的认知,切实树立劳动者受尊重、技术人才受尊重的观念,只有进一步增进共识,调动技工积极性、释放技工群体潜能、体现技工人才价值、促进创新创造更好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成为更为自觉自主的行动。而要让技工真正受尊重、有盼头,就必须从制度层面完善宏观设计和微观操作,形成培养、尊重、爱护技能型人才的价值取向。
报道提到的振兴杯汽车装调工的比赛,以及长期以来不少地方、部门、企业开展的技术比武等活动,无疑是给技工提供相互交流、切磋、学习、提升的机会和平台,实践中也释放了显著的正能量和正效应。顺应形势发展要求,创新方式方法,从薪酬待遇、劳动保障、上升通道等多层面健全、优化激励机制,使更多的技工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出彩的机会,提高社会地位才能有望使光大工匠精神成全社会的共同崇尚。□范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