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手影记
劳模“语录”
乡医父亲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8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医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又是一位品德、医术双优的乡村医生。如果让我对他作个评价,坦率地说,他既不是称职的父亲和丈夫,也不是称职的农民,但绝对是一位称职的医生。

父亲从小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在那个食不果腹、医学书籍奇缺的年代,一个农村孩子想学医谈何容易。面对重重困难,父亲并未气馁,硬是靠求亲告友借钱、借书,走上了漫长而艰辛的自学之路。从十多岁起便开始系统地钻研医学基础理论,用自己的身体练习扎针、把脉等。他勤奋好学,多方求教,凭着高小学历和较高的悟性,终于学有所成,成为我村建国后第一位乡村医生。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是一位“身背红药箱,千家万户留脚印”的赤脚医生了。当年,我们一家六口住在长不足五米、宽不足四米的两间旧房子里,其狭小、拥挤之状可想而知。那个年代农村各方面的条件都极差,根本没有医务室或者卫生室之类的基础设施,我家的袖珍小屋便“义不容辞”地充当了医务室。这无疑让原本狭小的房间更加拥挤不堪。

来来往往的求医者常常搅得我们坐卧不宁,寝食难安,苦不堪言。单是取几片药还好说,最令人头疼和尴尬的事儿是给患者作检查和打肌注。因为,每当给患者检查身体或者打肌注时,父亲总是把我们姐弟四人统统赶到庭院去。

不管什么季节什么天气,我们随时都会被毫不客气地“驱逐”出屋。我和弟弟叫苦不迭。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中期的二十多年间,父亲一边参加集体劳动一边行医,一人承担着上千口人的医疗工作。他与一般社员的不同之处是没有具体的上工和散工时间。一年365天,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也不论酷暑严寒,只要有病号,他都义无反顾地接诊。他医术高,态度好,待人热情实在,换来的只是比其他乡医更多的赞誉和忙碌。除此之外,没有丁点儿实际利益。因为口碑好,方圆十几里甚至几十里的乡亲也都慕名前来找父亲看病。那时,只要有人生病,“快找美美(我的乳名)她爹!”成了乡亲们的口头禅。

大凡夜间求医者都是急症。因为着急,他们总是狠劲砸门,大声吆喝。惹得四邻的狗齐声狂吠,把我们从睡梦中惊醒。而这样的情景,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已司空见惯,对父亲来说更是寻常之事。他总是条件反射般地爬起来,一边“哎,哎!”地答应着,一边摸索着穿衣服,找药箱。反应之迅速,动作之敏捷,直如受命出征的士兵。

师生间有“师生如父子”之谊,为官者有“爱民如子”之说,作为医生,父亲则是真正地“视患者为亲人”。特别是对待那些老、弱、孤、残病号,他始终坚持上门服务。对生活特别困难者则实行义诊。

有一位半身不遂的老汉,从四十多岁起就瘫痪在床,因为抵抗力差经常患病,父亲也就经常接诊,直到他九十岁去世。后街有一位癌症晚期患者,在家接受肌注和输液治疗。像这种垂死之人医生大多不愿接诊。找到父亲时,他二话没说就去了她家。

患者因病痛折磨脾气异常暴躁,稍不如意就摔摔打打,极不配合治疗。房中卫生也极差,异味刺鼻。但父亲始终耐心地为其治疗。感动得患者声泪俱下,拉着父亲的手说:“恩人啊,下辈子让我变牛变马,报答您的大恩大德吧!”类似这样的感人故事,实在是不胜枚举。

几十年来,父亲走遍了村中的大街小巷,千家万户——何止是“千家万户”!哪一户人家没留下他的足印;哪一家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乃至祖孙三、四代,没有接受过他的诊疗?数十年如一日,绝非易事。我不知道父亲的故事能否感动您,谨以我曾经拥有的感动作此一录。

□岳坤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