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二七机车建好“一报一号”宣传阵地
91金融推出智能服务机器人
社区医院来了“洋专家”
重塑内心世界 筑起抗毒防线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7年6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塑内心世界 筑起抗毒防线
——探访北京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在这里,我重新树立了信心和人生观,我出去后要好好做人做事,回报社会,回报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管教民警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戒毒人员小张说。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到来前夕,记者探访了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三个八”重建行为方式

“戒毒首先要认识到之前的问题,然后重新建立行为方式。”北京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总队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崔新华介绍说,强戒所的核心要素是改变和成长,“我们所做的就是让他们规律生活,出所以后能正常生活。”

走进强制戒毒所戒室,映入眼帘的就是戒毒人员铺位上的“豆腐块儿”。整个戒室窗明几净,从被子到牙杯、手纸,所有物品都摆放整齐,横成排、竖成列,十分整洁。

据强制隔离戒毒所管教民警冀杨介绍,通过长时间与戒毒人员打交道,他基本掌握戒毒人员的生活规律。入所前,他们经常昼伏夜出、饮食不定。入所后,第一步要适应“三个八”一日生活制度,即“八小时睡眠、八小时静思、八小时教育管理”。在强制隔离戒毒所,被称为日常行为养成教育。遵守严格的规定,规律生活,戒毒人员的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会大幅好转,戒除毒瘾的信心和自我约束能力也都得到显著提高。

“‘静思’活动对我不再是一种折磨,反而像阳光一样开始给我营养……”一位戒毒人员在体验“静思”戒毒方式后说道。在戒毒过程中,“静思”给了戒毒人员一个“慢生活”、自我减压的契机。戒毒人员还通过阅读、教育和有条理的思维锻炼,反观自我言行,在思考中重拾希望。

培养一技之长促其“不复吸”

“仔细看他的脸色、瞳孔……”穿着白大褂的戒毒所主治医生李成文半蹲着,认真地辅导着面前的戒毒人员做心肺复苏训练。据介绍,戒毒人员在戒毒期间要进行丰富的康复训练。在原有的劳动技能、刺绣技能和理发技能培训基础上,戒毒所今年为戒毒人员新开设了急救技能培训室,供急救训练的“安妮人”(急救训练模型)和日常急救设备一应俱全。

崔新华所长介绍,所内的医疗民警分批次现场为戒毒人员开展急救培训教学,传授急救知识。目前,戒毒所还在积极联系各类社会机构,尽可能为戒毒人员增加技能培训课程和培训资源,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帮他们有更多的学习和职业选择机会,增加和社会接轨的可能性。

目前,从戒毒所走出的戒毒人员有数十人已志愿成为同伴教员,并工作在首都禁毒、戒毒领域的第一线,很多戒毒人员已达到走出去就不复吸的良好效果。

心理干预让其感受“家”的味道

每个月里都有一天,戒毒所会为戒毒人员精心安排集体生日会。每次生日会还安排丰富的集体心理治疗活动,力求让戒毒人员体验到“家”的感受。

参加生日会的戒毒人员,大都会分享自己的生日心愿,讲述入所前后的人生经历与感受,民警凭借对每名戒毒人员的大量了解,从每个人的故事中进行挖掘和分析。同时,活动会特别安排家庭教育环节,通过游戏、表演节目等形式,帮戒毒人员体会家人的爱、付出和不易。

在戒毒所里,有一间戒室的门上贴着一个橄榄叶随风飘扬的l标志,这个房间就是管教民警冀杨创建的“橄榄叶”工作室。“橄榄叶象征着和平与友谊,工作室命名为橄榄叶,一方面是希望管教民警和戒毒人员不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更像朋友一样互帮互助;另一方面也希望吸纳其他戒毒人员加入,以严格的标准自我要求、无私帮助他人。”冀杨介绍了创建工作室的初衷。

现在,橄榄叶工作室已经培养出好几位表现优秀的戒毒人员。有从刚入所时的“打架王”,变成了诗歌大赛的获奖选手;有从与父母对着干的孩子,变成了每周坚持给父母写信、嘘寒问暖的人;更有一度仇视社会、痛恨社会的边缘化人物,变成了号召戒毒人员主动检举揭发涉毒违法犯罪线索、净化社会治安环境的重大立功人员。

冀杨说,工作室既是为戒毒人员创造的一种共同记忆,也是一种认知心理干预,能帮助戒毒人员重视荣誉、重塑品格,在心理上筑起抗击毒魔的坚固防线。

□本报记者 闫长禄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