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的提出,同时也为工程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于高校而言,就需要顺势而变,紧紧围绕“工程教育新理念、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教学新质量、分类发展新体系” 开展研究和实践,为输出更适合市场及企业需求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而作为企业,也应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缩短人才从书本到企业的距离。
最近,“新工科”火了起来。2月份在复旦大学举行的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达成了“‘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随后,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启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此后,关于“新工科”的讨论不仅在高校展开,也成为企业的热点话题。(5月19日《工人日报》)
“中国制造”最缺失的是什么?是人才。据教育部门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工科本科在校生达521万人,当届毕业生119万人,专业布点17037个,工科在校生约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尽管我国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但是,企业常常感到的却是人才“吃不饱”。人才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制造”前进的步伐。
同时,“中国制造”也面临着传统工程教育有些“旧”的困境,如“一些已经淘汰的东西,学校还在讲,还在考,还在用”,相关人士更一语中的指出,制造业人才面临六大问题,其中就包括了学科专业不合理、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还有就是职业精神培养不足,合格率低,加之传统观念认识问题,这些都倒逼着传统工程教育求变。
“复旦共识”主要探讨的是“新工科”的内涵特征、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要服务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发展,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主动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共识的达成,也引领着许多高校在加大“新工科”领域内的专业布局,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工科”的提出,同时也为工程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于高校而言,就需要顺势而变,紧紧围绕“工程教育新理念、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教学新质量、分类发展新体系” 开展研究和实践,为输出更适合市场及企业需求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而作为企业,也应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缩短人才从书本到企业的距离。
同时,让“新工科”充分迸发活力,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参与。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传统工科专业学起来课程更难,但工作环境可能并不理想;并且,相比之下,工科生升迁之路漫长得多,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工科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所学专业。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及社会多方位解决好这些窘境,能够让人才真正的扎下根去。
毋庸置疑,人才是发展壮大新经济的首要资源。“中国制造”需注入“新工科”活力,这也是“新工科”提出后,不仅成为高校,而且也成为企业热点话题的根本原因。诚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所言,“我们急需发展‘新工科’,来支撑新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其实,人才不断档,才是事业永续发展的根本,任何领域、任何行业,莫不过如此。
□杨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