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职工的劳动关系、会籍在哪里,只要是本市工会会员,在全市任何一个职工服务站都可得到工会组织的帮助和服务。会员普惠服务实现同城无差异受理,打造开放型服务型工会。”近日,上海市总工会主席莫负春介绍了该市职工服务站发展的新方向。
截至3月上旬,上海工会已在工作对象较为集中、群团组织覆盖不全、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的各类园区、工地、楼宇、社区等地,建起职工服务站207家,人员配备采取专、兼职及志愿者3种形式。目前,全市职工服务站共有工作人员1580人,其中,专职人员392名,兼职406名,志愿者845名。
职工服务站通过延长服务手臂,吸引职工“走进来”。黄浦区南东街道“京城驿站”通过法律援助工作室、健康管理工作室、公益志愿工作室和法律服务团队、心理咨询团队、爱心公益团队的独创服务,满足不同职工群体的多元需求;静安区凯迪克大厦职工服务站在楼宇内建立了一支以基层工会为载体,由企业工会会员代表、员工代表组成的楼宇立体服务队伍,为楼宇企业和员工提供洗染服务、电脑维修、创业指导等26个方面的“一站式”社会公共服务;扎根工地、服务农民工的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针对其服务对象的特点设置了生活服务站、卫生服务站和法律服务站,为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常见病诊疗等服务,其中生活服务站定期组织的免费理发成为最受农民工欢迎的一项服务。
莫负春表示,职工服务站是联系基层群众的一线窗口和工作平台,是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功能延伸。各级工会要不断增强服务站的服务能力,将其纳入服务职工工作体系,推动职工服务站重点做好新型就业群体的覆盖和服务,推动服务站同城共享,“各级工会要加强服务站长效机制建设,加强服务站管理和服务资源的统筹整合,探索职工服务社会化。”摘自《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