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个人隐私“裸奔” 何谈网络安全?
“共享汽车”是否来的有点早
“禁止外卖打包” 不妨有禁有疏
热衷洋品牌
防电商价格欺诈 要有大数据思维
别让家用摄像头变隐私“直播机”
别让“僵尸车” 一直“僵”下去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2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让家用摄像头变隐私“直播机”

 

只要在家里装上一个小小的智能摄像头,就可以在手机上随时查看家里的画面。老人独自在家是否安全,保姆带孩子是否尽责,家里有没有进小偷,都能随时掌握。听上去,这样的摄像头堪称是“看家神器”。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本来用做安防用途的“神器”却存在安全缺陷,很可能看不了家,反而让别人看到了你家,让家变得不安全。(12月12日央视新闻)

很多家庭安装智能家庭摄像头本来是为了保护家庭安全,对家中实行监控,却不曾想,可能变成了不法分子觊觎的对象,自己的家庭隐私被暴露无遗,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的电话号码也会被人窃取,不法分子可以利用控制智能家庭摄像头达到窃取商业秘密、通过偷窥方式获得他人隐私照片与视频等不法目的,这些都构成了违法犯罪。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少,如近年来家庭智能摄像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让商家看到有利可图,从而也造成制售智能摄像头的商家越来越多,这也就容易出现泥沙俱下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国内没有针对家用智能摄像头的安全信息标准,很多小厂家在生产摄像头时,未设置密码,有的摄像头被设置了默认口令或较为简单的密码,这些都造成摄像头容易被不法分子所控制。没有安全信息标准,也造成监管部门无法对智能摄像头的安全方面信息进行监管。

目前,亟待设置家用摄像头的牢固防火墙,如建立安全信息标准,对智能摄像头的制售过程形成有效监管等,对于控制他人摄像头的不法行为,也要加大打击力度,如果将窃取来的图像等用来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等,或窃取来的商业秘密,造成他人严重损失,或是因为控制他人摄像头导致的其他违法犯罪,执法机关都要予以严厉打击。绝对不能让保护家庭安全的摄像头,变成了隐私“直播机”。□戴先任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