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个人隐私“裸奔” 何谈网络安全?
“共享汽车”是否来的有点早
“禁止外卖打包” 不妨有禁有疏
热衷洋品牌
防电商价格欺诈 要有大数据思维
别让家用摄像头变隐私“直播机”
别让“僵尸车” 一直“僵”下去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2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享汽车”是否来的有点早

 

打车打不到,约车约不来,只能在瑟瑟寒风中等待?最近不少市民发现,北京的马路上出现了一款蓝白相间的奔驰Smart小车,车身写着“TOGO”字样。这可不是一般的私家汽车,而是“共享汽车”,手机一扫就可以自助租用,只要是正规停车位就可以还车,好似汽车版的摩拜、ofo,成了即时出行的新选择。(12月12日《北京日报》)

现在真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共享自行车”刚刚热起来没多长时间,“共享汽车”就冒出头来。在共享经济理念的催化下,创新的消费模式正源源不断地向我们走来。这次的“共享汽车”和网约车、专车等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有专业的司机驾驶,约车者只是乘客。而后者是租车者自己驾驶,自己驾驶就会发生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尤其是在道路经常发生拥堵、停车位难寻。提倡绿色出行、公交出行的当下,“共享汽车”能否生存与发展,还存在着较大的疑问。

首先,由于道路经常发生拥堵,致使行车速度降低,一旦被堵在路上,除了要付里程费外,还要加付分钟费,这样就会造成使用者费用过高;其次,能否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停驶待用的“共享汽车”?寻找汽车时,自己和汽车的距离的远近?开完车后能否找到正规停车场停车就位?倘若找不到自己目的地附近正规的停车场或已经没有停车位了,再寻找新的停车场,就会造成时间上和用车费用上的浪费,还不如去坐出租车、网约车省事;再次,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对陌生车辆的操控、各种功能按钮的使用不熟悉,一边开车一边适应,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就有可能手忙脚乱,出点岔子。综上,“共享汽车”只是现阶段一种全新的出行体验,还不具备全面铺开的条件。□许庆惠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