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工会掏钱请职工吃午餐学知识
海淀将道德模范事迹编成快板
城关公路服务站志愿服务暖人心
国产盾构机打赢翻身仗
朝阳20家养老驿站实现网上看病
北京换新路灯破解斑马线效应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6年12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会掏钱请职工吃午餐学知识
——“劳动法法律沙龙·午餐故事分享会”活动侧记
 

11月24日中午12点,刚拉完活儿的什刹海三轮车夫陈建东,没像往常那样为午饭吃什么、在哪儿吃发愁,而是与几位工友一起,走进北京市总工会购买的社会服务项目——北京风雨同舟残疾人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劳动法法律沙龙·午餐故事分享会”活动室。陈建东听其他车夫讲,在这儿不仅能听到法制故事,还可以享受到免费午餐。

三轮车夫停下筷子看普法短片

“大家边吃边看个短片。”陈建东刚进门,就听到项目负责人赵曼辰招呼着,律师谢学成、工作人员陈迪还为在场的每个人端来一杯饮料。

陈建东打开快餐盒,一股香喷喷的热气扑面而来:奥尔良鸡腿、牛肉丸子、西兰花、玉米粒、香肠炒饭。“要是自己掏钱,真舍不得吃这么好。”陈建东说道。

“上下班途中被汽车撞伤了,算不算工伤?你在干活时受了伤,能得到工伤赔偿吗?”此时的投影幕布上,正播放着普法短片。

“咦,这上面讲的跟咱们的工作有关唉。”三轮车夫有的放下了筷子,有的端着盒饭一动不动,眼睛都盯着幕布。“大家边吃边看,一会饭菜凉了。”赵曼辰提醒他们。

看完片子,谢学成给大家讲了两个工伤案例故事,其中穿插介绍了什么是工伤保险,哪些情况可以认定为工伤,发生工伤后能得到哪些赔偿、能否私了等法律知识。生动的讲解吸引着每一个车夫,陈建东时不时拿出手机拍下幕布上的内容。

工会创新提出劳动法法律沙龙

“我们这个项目是今年7月份批下来的,从8月11日起每周举办一次,以在职职工为对象,进行基础性的劳动法培训,每期活动最多20人。根据每次来的人群,确定当期要分享的主题,比如女职工多,我们就讲四期保护;白领多,就讲带薪年休假;这次三轮车夫多,我们就主要讲了讲基础性的法律常识。”赵曼辰介绍道。

利用午餐时间,律师与大家边吃边聊,把枯燥的法律知识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故事讲出来,既有针对性又通俗易懂,大家不仅爱听还记得住。“劳动法法律沙龙”这种新颖的活动形式,是怎么想出来的呢?赵曼辰答道:“这是市总工会社会工作部一位干部想到的,我们一试,效果还真好!”

活动受职工欢迎盼能多办几次

期间,又有9位三轮车夫陆续走进活动室。看他们吃得津津有味,赵曼辰说:“以前在阜成门那边办活动时,周围写字楼多,来的大多是白领,他们喜欢西式快餐,所以我们一般都订比萨。搬到什刹海这边后,参加项目的多是外地打工者、农民工、三轮车夫等,我们发现他们不爱吃比萨,也吃不饱,项目组就跟快餐公司商量,把饭菜换成中式的,价格不变,还是39元。为了让大家能吃饱,我们还特意购买了大容量的快餐盒,要求米饭加量,确保每次午餐都是荤素搭配、营养丰富,让参加活动的人吃饱吃好。”

先吃完午餐的几个人,边把餐盒放进垃圾袋边说:“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办些。”“我们愿意来!”“有热乎乎的免费饭菜,又能学到法律知识,多好的事啊!”

12点50分,18位三轮车夫吃饱了饭,看完了短片,听完了故事分享,陆续走出活动室。室外阳光明媚,每个人脸上都放着光,不知是谁说道:“有吃有喝,还能长见识,关键还有工会给咱买单,真是梦想的生活啊!”

□本报记者 王香阑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