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救命神器”需要制度和法律的保障
如何堵住餐馆的食品安全漏洞
如何保护 孩子的信息
“逆行不听劝阻” 缘于法律意识淡薄
“杏花村”在哪儿?
事后“讨薪”不如“严惩欠薪”
闹婚应有底线 不能太过分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4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保护 孩子的信息

 

个人信息泄露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频繁的推销电话与垃圾邮件让大多数人见怪不怪。不过,买卖孩子信息的行为你们见过吗?只需花32000元,就能买到济南市20多万条1-5岁的婴幼儿信息,顾客还可以选择买哪个区的。(4月6日《齐鲁晚报》)

信息泄露“连孩子也不放过”,这无疑又会撩拨起公众那根脆弱神经——个人信息的安全与保护问题,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个人的一些隐私信息正在以加速度“裸奔”,这必将导致人人自危,而又人人不能自保。尽管个人很生气,但是,后果依然很严重——无穷无尽的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甚至还面临被敲诈勒索……

个人信息保护,不仅是公民隐私权的内在要求,而且涉及到公民的经济利益。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显示,近一年来,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原因,导致网民损失总体约805亿元,人均124元,其中约4500万网民近一年遭受的经济损失在1000元以上。越是在信息经济发达的今天,越是在互联网、“互联网+”的今天,个人信息保护越重要而迫切。

用“互联网+立法”保护个人信息。《中国新媒体产业安全报告》明确提出,我国个人信息处于严重被滥用的状况,而导致这一现象的一大原因在于,对个人信息保护,目前尚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规定。2005年《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意见稿就已经提交,但这项立法建议一直未能进入正式的立法程序。《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既要果断按下“快进键”,又要积极探索“互联网+”立法模式——不仅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需求,而且要具备“互联网+”的前瞻性。□王旭东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