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要让高龄农民工“老有所依”
对野蛮驾车者要追责
处罚加害者 更应安抚受害者
取款取出白纸
“天价蒙人事件” 别只靠媒体曝光
大学生求职不必过于“理想化”
无危化品运输资质 为何能够一路畅行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6年3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要让高龄农民工“老有所依”

 

高龄农民工作为第一代农民工,当时的养老保险政策不完善,制度不规范,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难,加之用工单位并不认真执行养老保险政策,很多用工单位没有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如今这一批高龄农民工不应该成为被“遗忘”的群体。

过了正月开了春,走上工作岗位的农民工中,不论在建筑工地还是环卫场所都不少已经是年过50岁、被我们称为“高龄农民工”的人。由于年龄问题的尴尬,他们有的虽然在工作岗位上却徘徊在社会保障的大门之外;有的虽然告老还乡,却因为未能连续缴纳社保15年而无法享受养老金。他们的“老有所依”需要政策的哪些扶持?(3月20日 央广网)

高龄农民工将“老无所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当下的农村环境远非昔比。过去,处于第一轮改革时期,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获得空前发展,农民年年喜获丰收,部分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这种“半工半农”的农民家庭模式,足以支撑老一代农民的养老。

但是,随着传统农业越来越式微,加之各种物价飞涨,从农资到生活成本,从教育成本到就医成本,样样不断攀升,完全靠传统农耕持家,除了能填饱肚子以外,要想过小康生活已经不切实际。加之还要供娃上学,给自己及家人看病,即使农合报销比例高,也无法支付自付部分。所以,高龄农民工只能靠拼仅有的一点力气养活自己。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力气衰减,用工单位考虑到风险,逐渐排斥高龄农民工。故而高龄农民工打工越来越困难,最终只能沦落到干一些工资很少的脏活累活,比如当清洁工,从事收破烂,帮忙照看场子,防止有人偷拿东西等。高龄农民工所获得的收入也捉襟见肘,而且上有老下有小,还要对付不小的额外开支,生活艰难,可想而知。

还需要看到的是,高龄农民工的子女作为新一代农民工,在高物价、高消费的挤压下,同样徘徊在城市留不下、农村回不去的尴尬境地。高龄农民工把他们养大成人,或上一般大学,或读职业学校,学得一些技艺,但不精,毕竟文化程度不高,找不到高薪岗位,只能艰难维持生活。同时,他们还要负担教育孩子的责任,没有余钱剩米赡养父母。

那么,高龄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到底怎么解决?由他们自己想办法?还是由政府想办法呢?答案当然是后者。高龄农民工作为第一代农民工,当时的养老保险政策不完善,制度不规范,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难,加之用工单位并不认真执行养老保险政策,很多用工单位没有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如今这一批高龄农民工不应该成为被“遗忘”的群体。他们曾经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现在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养老是不切实际的,是不尊重历史。

老有所养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国家承诺。高龄农民工群体的养老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这个社会足够的重视。

□王甄言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