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作业神器”是把双刃剑
打击网络谣言 塑造社会理性
要充分发挥 “首席员工”引领作用
月饼早产提示食品“孕检”常态化
对“聚众哄抢” 法律必须亮剑
补上急救教育 已经刻不容缓
为见儿报假警 充满空巢之痛
开学经济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9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击网络谣言 塑造社会理性

 

针对近期少数网民围绕股市波动、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等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和国家重要活动,在互联网和微博、微信大肆编造传播谣言的情况,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截至目前,依法查处编造传播谣言的违法犯罪人员197人,责成相关网站关停网络账号165个。(8月31日本报3版)

“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走遍天下”。在互联网时代,由于发布方式的变化,谣言之害非常巨大。如何有针对性地防止谣言之害,事关公众利益。而执法部门关停违法网络账号,打击违法犯罪人员,是维护网络空间之必须。

首先,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更止于法治。网络空间是公共空间,不是私人领域;网络社会是法治社会,非法外之地。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数量2014年已达6.49亿人,预计到2015年年底将达到7亿人。如此众多的网民,很容易让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形成“三人成虎”之效,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伤害。维护网络公共空间秩序,本质就是维护线下的社会秩序。

应当看到,谣言是有源头的。谣言的源头就是抱有各种目的的造谣者,他们有些只是图一时之快,有些是为了损害商业对手的形象,有些是为了实现各种经济利益……如果不能对网络谣言进行严惩,一些谣言的源头将难以被遏制。只有“擒贼先擒王”地打击了谣言的源头,谣言失去了生产者,自然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慢慢消失。可见,谣言不光要止于智者,更要止于法治。让造谣者受到惩罚,让他们为造谣行为付出代价,就是打击谣言的根本。

其次,打击网络谣言,就是在培训更多的“智者”。对于造谣者进行打击,实际上就是在实现法律的教育功能,不仅教育了造谣者,也是对每一个普通网民发出警示。据速途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网络谣言调查报告》显示,有六成网友表示参与过谣言的转发分享。尽管其中有21%的人表示坚决抵制网络谣言,但真正举报过谣言的人却仅占到了7.4%。从这个数据来看,随意动动手指,不经辨别就转发谣言者大有人在,甚至可以说数量巨大,而主动与谣言“切割”者数量又多么稀少。

如果不能让造谣者付出代价,将会鼓励更多的不负责者,从而让人们忘记了言论自由的背后,还有对自己的言论负责这一义务,长此以往,必然产生更多无法无天的“网络暴民”。自由从来就不是为所欲为,自由的背后,是对自身行为要承担责任。而一些人总认为在网上发言是不受约束的,网上的言行不会受到法律追究。这种认识本身就是非常幼稚和错误的。

比如,散布传播天津火灾爆炸事故死亡人数虚假信息、年仅24岁的北京女网民丁某称,自己原以为网络上想干嘛就干嘛,根本没想过网上发言也要负法律责任。通过对这类案件的查处,不光教育造谣者本身,还要告诉社会,网络非法外之地,只要在网络公共空间活动,就得守住做人的底线,守住法治的底线,否则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说,打击造谣行为,虽然雷霆万钧,本质是在教育大家,做合格公民,做制止谣言的智者。

一个理性的社会,不能容忍虚假言论满天飞。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应当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只有打击网络谣言,才能让每一个人做合法公民,从而塑造公共理性。只有所有互联网企业和用户都主动履行责任,不给网络谣言提供滋生蔓延的土壤和空间,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韩之江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