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九江市瑞昌市的陈先生对记者说,他是一名开副食店的经销商,今年1月份,他在“南方食品”采购了一批“南方如纯活益菌”酸奶。“这批货80%都有质量问题,酸奶长毛了,里面也有沉淀物,上面看起来就像白水一样。”陈先生气愤地说道。(7月26日中国江西网)
尚在保质期内的酸奶长毛了,供货商也承认“确实属于产品质量问题”,只是仍需要查明造成产品变质的原因,并表态不管是哪一种原因,都会将这批货全部换掉。不过此事无疑不能就此划句号,是不是还有其他经销商遇到同样的情况,问题到底出在生产环节还是流通环节?显然需要监管执法部门的跟进。
虽然商品主要属于工商局监管范畴,但面对涉嫌质量问题商品信息,难道质监局就不该引起警觉,主动前往厂家做一次调查摸底,看看问题是不是出在生产环节,进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吗?迅速、果断行动往往才能顺利取证、阻截违法业主规避执法处罚,工商部门非得按部就班,就不能机动灵活一点吗?
食品质量安全无小事,公众舆论无不呼吁监管执法部门增强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尤其是各部门画地为牢、各自为政现象备受诟病,有关方面早就表示将建立联动、协作、首问执法机制,做到守土有责、履责有为,对保质期内长毛酸奶的不上心,俨然表明个别地方的食品安全监督执法尚须切实加以改良。
□范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