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调查显示,目前带薪休假的落实率仅有50%。“领导都没休假呢,我们怎么好意思休?万一给领导留下不勤奋工作的印象,以后调动、升迁都麻烦。”在不少企事业单位中,按规定休假会被视为“偷懒”“事业心不强”,很多人想休假却不敢休。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报告,42.4%的职工“不休或未休完带薪休假”的原因是“担心休假影响前途”。(7月27日《人民日报》)
带薪休假制度先行,长跑了20年,按人社部的官方数据,还有一半的人没有享受到这一基本权利,与此同时,还有很多人对于享受本该享受的权利还有所顾虑,害怕,担心影响前途,可见这一权利并没有深入人心,还有很多人假期成了“挂在墙上,写在书里,休在梦里”的纸上福利,带薪休假显然没有成为“大众权利”,还不是普通人休闲生活的标配。
不可否认,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社会保障都存在较大差距,加上市场竞争激烈,短时间全面施行带薪休假是不太现实的,据说,法国也为此努力了40年。但是,随着权利意识的崛起和各方的努力,企业要认识到就业市场供需关系迟早将发生改变,带薪休假将会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从长久来看,无论对于用人单位还是公民个人,充分保障带薪休假权利,必然是“硬措施”,打不得折扣。
日前,广西将把职工年休假落实情况纳入评优评先考核,该休不休,不能评劳模。虽然广西的做法在制度善意之外也有着被质疑的现实困境,但却具有鲜明的导向意义。真正让带薪休假制度落实,各地都要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出台具有鼓励甚至强制休假的相关规定和细则,同时,对于带薪休假中的制度漏洞,也要尽快通过立法消弭。
带薪休假一直停留在“纸上福利”,很大程度源于法律执行缺少刚性,有制度、有规定,但就差在落实,处罚和监管都存在真空,最后导致员工不敢提,企业也敢不放。
要让这项“大众权利”真正实至名归,不仅需要完善的“硬制度”,主动监督和追责,提高用人单位违法成本之外,也需要“软措施”调动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积极性,比如在深化改革的同时,给予较好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的企业更多的政策支持。同时,劳动者也要增强维权意识,只有当职业评价体系不能撼动员工个人休息休假权利的时候,企业才能实实在在尊重员工的权利,进而带薪休假才能成为全社会都遵守的一种规矩。
让“前途”和“假期”兼得成为“新常态”,才能有效维护职工休息休假的权利,让休息、休闲成为全民意识,不但能够更好的工作,也能缓解各种长假的“黄金粥”,避免堵车又堵心。为此,离不开各方持续的关注与努力。
□吴左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