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修车3-26,白纸坊桥北北行,122路后轮异响……”2015年1月1日上午9:38,电台里传出了公交抢修中心的呼叫指令,这对于北京市公交集团保修三厂抢修三工段的抢修工刘志良和高茂庆来说就是一刻不能延误的命令,刘志良和高茂庆通过电台再次确认故障车辆的位置和故障信息后,旋即启动他们编号为“3-26”的抢修车,离开他们位于历史博物馆北门的待命点,向故障车方向驶去。对于这份工作,他们自己是怎么看的?请听他们自己说说。
46名抢修工 要保障2300部公交车
于连江:刘志良来到我们三厂前,在52路已经有11年的驾龄了,在驾驶员岗位上他曾经有着很多荣誉,连续三年的安全标兵、节能标兵等,正是看中他的这身技能,三年前他被调到抢修岗位。
元旦假期的抢修清障任务非常繁重,对于抢修工来说,吃饭、上厕所都是问题。比如刘志良和高茂庆待命的历史博物馆北门,附近就没有厕所,吃饭也是问题,往往刚端起饭碗,抢修任务来了,放下饭碗就得走。下午2、3点吃午饭是常有的事,最晚的时候,他们下午4点才吃上“午饭”。
一句话,保畅通最重要。北京由于人口多,公交车永远处于超负荷状态、车辆磨损大。公交车的使用寿命是8-10年,一般情况下,3年时候就开始出各种故障,特别是冬夏两季,故障率相对较高。而对于公交保修三厂的46名抢修工、6部抢修车来说,不但负责本厂承修的2300部公交运营车的快速清障,还要听候保修分公司抢修中心调度随时待命,就近保证其他服务区公交车的正常运营,其压力可想而知。
希望大家见到抢修车时
可以让让路
刘志良:抢修工的上班时间分大隔日和小隔日。我和老高现在上的是大隔日,从早6点到晚10点,一天16个小时,然后休息两天,没有节假日的区别。说是到晚10点,但是基本上是上班有点、下班没点,活儿不完不能走。
老高家由于拆迁搬到了双桥附近,早上不到5点出门,骑电动自行车到位于广安门内的保修三厂,早上6点必须到岗,然后是对抢修车辆12项的例行检查,做好各种记录。确保没问题再出车,抢修车先得保证自己没毛病才行。
抢修车的人员组成是一名修理工、一名司机。我是司机。抢修工对技术要求不同于一般修理工,车间的修理工是流水线式的,一人负责一个领域。抢修工不成!车上的大小东西,电、气、油、机械他都得知道点。这倒不是什么难事,现在最麻烦的是我们的交通环境太复杂。抢修的原则是快速清障,得保证道路畅通。有时候对于现场无法解决的故障,需要把车拖回厂里维修。现在用的抢修车自己就有12米长,加上一根拖车用的拖杠3.8米,后面再拖一辆18米的公交车,小火车似的,开在路上速度不能快,要和前车保持距离。就这样在路上,没人让你,强行并线的、随意停车的多了去了!路又窄,经常是自己在前面开车,后面车上的修理工左右看着附近的车,必要时还得下车指挥,精神高度紧张。工作累点儿没关系,就是想多些理解,社会车辆在路上,看见抢修车拖着故障公交车能让让。车好了、路通了,大家走得不是都顺畅吗?
这份工作让人
冬天想夏天,夏天想冬天
高茂庆:抢修工作都是室外作业,又都是路面上。多数情况人需要躺到车底下去检查、维修。夏天路面晒得烫人,冬天不管是雨、是雪、是冰,该下去也得下去。赶上天气不好,在车下边不到半小时脚都能冻木了。我今年55岁,1998年公交抢修中心成立时我就来了,在抢修岗位上已经干了16年。一句话保修这份工作着实让人“冬天想夏天、夏天想冬天”。
近些年,北京公交加快了人性化的建设步伐,乘坐公交出行越来越舒适,但是这舒适却给抢修工作带来难度。抢修工作其实还是有危险的。现在的公交车为了乘客上下车方便,底盘都很低,也就十几、二十公分,抢修时候人根本钻不进去,得用千斤顶把车架高。可是再怎么加高,下面的空间也有限,操作起来十分不方便。还有就是往来车辆不避让。公交抢修的车辆有时候是坏在路中间走不了,抢修工躺在车下面,腿在外面露着,一个不小心就会受伤。每次都是一个人下去修,另一个人或者是公交车的司机在旁边照看着才行。
□本报记者 白莹/文 通讯员 马振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