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美玉)昨天,记者从昌平区人保局获悉,为了促进创业、就业,昌平区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财政投入由2011年1.8亿元到2013年增至5.8亿元。明年,昌平区将研究制定针对不同群体的创业专项帮扶方案,开展分阶段创业指导和培训。据统计,近两年来,昌平区累计帮扶12万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32万人。
“在昌平区创业,我们会提供实实在在地‘一条龙’服务。”昌平区人保局党委书记、局长赵海英介绍。所谓“一条龙”服务,即项目征集、金融支持、孵化培育、交流展示等。创业首先要有好的项目,昌平区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项目征集,比如已经连续举办两届的青年创业大赛,使创业项目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提高;创业遇到资金短缺问题,还出台政策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及贴息服务;如果没有办公场所,昌平区还在全市率先建立了青年创业园,为小型企业解决场所、资金等问题;另外还组织多种交流活动,实现创业经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