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周美玉) 记者近日从2025年本市交通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北京将从基础上实现轨道、道路、桥梁等设施交互,同时注重系统治理,力争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76.5%。
2024年,北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运输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交通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从74.7%升至75.6%,高峰时段平均道路交通指数从6.32降至6.08,交通运行效率有效提升。
今年,北京将加速构建以轨道为骨干的综合交通体系,推动多种出行方式围绕轨道优化布局、做好衔接。今年将开通17号线剩余段、6号线南延等2条(段)线路和8号线大红门站。推进轨道公交融合发展,逐条、逐区域梳理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优化公共交通供给。建设东花市等6个慢行示范街道建设,重点完成50个地铁站和40个“学医景商”周边非机动车停车秩序整治提升,围绕轨道站点做好不同圈层换乘衔接。
同时,优化30条既有通学、通医、通游多样化公交线路,打造30条敬老爱老公交线路,持续推动公交场站错时开放;提升停车设施供给、服务水平,新建和错时共享停车位3.5万个;优化机场、火车站汽车租赁服务供给,增加高速服务区、交通枢纽等充电设施,完成1000处盲道缘石坡道升级和300处盲人音响信号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