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本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市120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
北京市政协、市委统战部联合召开会议
本市今年力争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76.5%
上接第1版
北京发布发展具身智能“施工图”
朝阳平房乡亮马厂安置房(西区)项目开工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3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发布发展具身智能“施工图”
力争到2027年建成全球具身智能技术创新高地
 

本报讯 (记者 孙艳) 近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共同发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作为未来三年北京市发展具身智能的“施工图”,《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底,突破百余项关键技术,产出不少于10项国际领先的软硬件产品;力争推动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规模落地,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不少于两个具身智能特色产业聚集区……力争到2027年建成全球具身智能技术创新高地。

据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刘卫华介绍,目前,北京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在全国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已拥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约2400家,约占全国四成,其中独角兽企业36家,占全国超半数,2024年全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提前完成三年发展目标。

《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是:到2027年,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围绕具身大小脑模型、具身智能芯片等方面突破不少于100项关键技术,产出不少于10项国际领先的软硬件产品,具身智能上下游产业链基本实现国产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建设世界模型仿真、数据采集、中试验证、场景开放测试等一批新型研究创新平台,建设统一的具身数据采集管理、测试验证标准,支撑不少于100家创新主体开展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迭代速度。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培育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不少于50家,形成量产产品不少于50款,在科研教育、工业商业、个性化服务三大场景实现不少于100项规模化应用,量产总规模率先突破万台,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建设不少于2个具身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打造具身智能领域产教融合基地,营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具身智能产业生态。

据了解,市发改委结合市固定资产投资,聚焦行业褃节问题,正在制定具身智能产业专门支持措施,通过市固定资产投资支持具身智能技术创新、数据突破、应用示范,单个项目支持金额最高可达到1亿元。其中,在技术方面,通过支持具身智能本体和大小脑关键技术攻关、搭建具身智能中试验证平台等,加速具身智能前沿技术成果产业化和产品迭代;在数据方面,支持建设具身智能数据基地,形成数据采集、加工标注、模型应用一体化能力,鼓励高质量具身智能数据集开放共享;在应用方面,支持“具身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加快具身智能在生产制造、特种服务、民生服务等领域应用推广,推动更多具身智能产品纳入首台(套)目录。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