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助力“中国智造”
产业工人子女托育园解决职工后顾之忧
警惕保健品 线上“坑老”骗局
劳保用品发放 要广泛听取职工意见
“好评返现”
“工间活动站”成为职工的温馨港湾
畅通“生命通道” 需要形成社会合力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年8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助力“中国智造”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既是现实所需,也是国家发展之大计。要加强智能制造领域技能人才培养,推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进一步加速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8月18日《人民日报》)

作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智能制造时代呼唤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系统升级,为技能人才插上“智能”翅膀,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旺盛。近年来,从智能化改造,到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再到建设数字化车间、无人工厂、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成为传统制造行业转型升级的破题之举。技术迭代越来越快,与之相适配的“智能+技能”人才需求日益增加。根据山东省去年四季度的抽样调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均存在技能人才缺口。智联招聘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技能型工人招聘需求呈上涨趋势,数控操作员招聘职位数比2019年同期增长482%。随着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需求不断释放,各细分行业的智能制造技能人才需求都呈现出“加速度”特征。

院校专业设置紧随产业而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智能制造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驱动力,也是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难得机遇。技工院校是培养青年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技工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更好匹配与对接,是培养造就大批“智能+技能”人才的重要路径,技工院校的专业设置应紧随产业而变。智能制造是制造业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专业,为此技工院校智能制造专业应开设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等课程,重点解决智能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等产品制造环节关键技术问题,培养实战型数智化创新人才。同时要紧跟新职业变化需求开设专业,聚焦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等领域,面向新产业、新技术、新职业建设一批前沿专业。

产教融合推动供需精准对接。当前,数字技术正在重新定义生产链条,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特征日益凸显。实践证明,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明确招工用工的长期规划,进行针对性人才培养,能有效缓解智能制造人才供需矛盾。比如,山东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广东技工院校73%的专业与企业、行业有合作关系,平均每个专业与7个企业或行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冠名班”“校企双制”办学。各地普遍成立政府牵头的校企合作领导机构,积极探索组建区域性、行业性等多类型技工教育联盟,坚持龙头企业出岗位、出标准、出师傅,院校出学生、出教师、出教学资源,政府出政策、出资金、出管理,推动了产教供需精准对接、优势互补。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既是现实所需,也是国家发展之大计。要加强智能制造领域技能人才培养,推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进一步加速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向秋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