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假期,大众出游热情高涨,热门城市民宿成为不少游客的出游选择,附带划龙舟、制香囊、包粽子等端午民俗体验的特色精品民宿套餐热度飙升。相较于普通酒店而言,民宿更像是一个“窗口”,可以让游客充分体验当地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6月18日《经济日报》)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和游客需求不断升级,民宿已不仅是住宿场所,更是游客体验目的地自然风光、人文风情、特色美食、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旅游新业态,民宿发展势头强劲,当前,一些文旅企业也积极进入民宿行业,推动了民宿业的发展。
发展民宿要在“特”字上下功夫。民宿企业与经营者要挖掘本土文化,提炼地域要素,依托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特色等要素,将地域特色文化融入民宿规划设计与经营服务中,增加浸入式体验活动,满足游客对差异化生活体验的需求,承载人们对“诗与远方”的向往与乡愁。要立足乡村的文化特色和产业特色,创新培育一些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文化项目,在“特”与“趣”上下功夫,通过“民宿+文化”“民宿+民俗”“民宿+乡村游”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的方式,让民宿变得有特色、有个性、有情怀,为游客提供望得见绿、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高品质旅游体验,让游客深入体验当地文化。
旅游者消费需求更加追求品质化的新时代,民宿旅游作为个性化的住宿产品,契合了人们回归自然、体验民俗风情的渴求。建立健全民宿行业产业制度规范,促进民宿企业规范化发展,提升标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推动民宿高质量发展,做好品质文章,将民宿做出特色,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特色化的服务,提供更有诗意的旅行体验,让游客更好地感受“诗和远方”。
□潘铎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