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展现新光彩。各地要把工业遗产放在重要位置,在加强先进制造硬实力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工业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加强工业遗产管理,强化保护力度,讲好工业故事,弘扬工业精神,传承工业文化,真正让工业遗产“活”起来。
江海之畔,连接京杭大运河与长江的通扬运河静静流淌,南通唐闸历史文化街区枕河而生。建于1915年的地标建筑钟楼,每到整点准时响起浑厚的钟声,穿越百年的悠远时空。新世纪以来,南通对这里的工业遗存启动保护工作,打造历史文化街区。当地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在保留原有风貌基础上,修缮建筑群落、新增服务设施。百年前堆放油脂的老仓库,“摇身一变”化作城市记忆展馆;昔日的碾米公司厂房,改造成活字印刷体验馆;原为工人生活配套的菜市场,引入商业街区元素打造成为唐闸北市景区……(4月22日《经济参考报》)
工业遗产是指在中国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经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工业遗存。工业遗产承载过社会经济发展重任,见证了新中国工业成长变迁,是宝贵的物质遗存。工业遗产体现着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永不懈怠的进取精神、躬耕不辍的实干精神。
每一处工业遗产背后都有故事。一根根烟囱曾是工业化的象征,也藏有不少人的记忆。时光流转,产业更迭,许多老房老厂完成了历史使命,但那里的一物一件,是珍贵的工业遗产,也是城市的文化富矿。目前,我国共有国家工业遗产194项。这些有着百年历史的不同领域的工业遗产,见证了我国工业的启蒙与壮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为推动实现制造强国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内核和源泉。近年来,北京798艺术区、上海杨浦“滨江亲水游览带”、重庆贰厂文创公园,青岛啤酒厂……全国很多的工业遗产文旅项目正在逐渐走红。
工业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也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修订印发的《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提出,支持利用国家工业遗产资源,开发具有生产流程体验、历史人文与科普教育、特色产品推广等功能的工业旅游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打造具有地域和行业特色的工业旅游线路。妥善保护具有较高历史、社会、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合理利用老工业厂房等打造公共文创空间,能够向公众展现工业遗产的壮美,更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科普、特色旅游的良好载体和契机。让工业遗产重新“火”起来,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必然,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需要。
让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展现新光彩。各地要把工业遗产放在重要位置,在加强先进制造硬实力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工业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加强工业遗产管理,强化保护力度,讲好工业故事,弘扬工业精神,传承工业文化,真正让工业遗产“活”起来,提升中国工业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要创造性地规划、开发、利用,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深挖工业文化价值,展现其独特的文化风貌,推进“工业+文旅+研学”创新发展,丰富旅游供给,将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融入城市发展格局,发挥社会文化和经济功能,实现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华丽蝶变。要保护好、利用好工业遗产,注重生态保护、整体保护、周边保护,与自然人文和谐共生,推动保护利用与城市转型发展相结合,让其焕发新活力、展现新光彩,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力。
让“老面孔”成为“新地标”。工业遗产印刻着城市的基因,塑造着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要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工业遗产“活”起来,增强城市文化底蕴,更好地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
□潘铎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