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关于春季森林防火 你该知道这些
春季必备的洋葱穿衣法
4件事缓解夜间咳嗽
吃完药别立马躺下
专家提醒:接种疫苗 是预防带状疱疹的重要手段
强化督导检查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缺蛋白质更易发福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年3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春季森林防火 你该知道这些

 

气温回升,春意融融,踏青旅游活动增多,受大风等因素影响,森林火灾处于多发期。为有效预防和遏制森林草原火灾发生,近日,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市应急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加强野外火源管控,提醒市民群众自觉遵守森林防火禁火规定,发现森林火情立即拨打12119或119报警。

据了解,春季历来是北京市森林火灾高发时段。近年来情况统计显示,3、4月份森林火灾数量占比超过全市森林火灾总数的75%,其中人为原因导致的森林火灾火情占比更是超过了90%,起火原因多集中于农事烧荒、上坟烧纸、施工跑火等方面。

森林火灾的危害

森林火灾不仅严重破坏森林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而且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产生极大的危害,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具体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烧毁森林草原植被资源、危害野生动物、引起水土流失、使下游河流水质下降、引起空气污染、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为什么我国森林火灾频发?

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象气候以及森林资源分布和人口居住密度等情况,使中国的森林火灾具有分布广泛的特点。近年来,气候干旱、全球变暖、毁林开荒,加之厄尔尼诺现象,引起全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变化,使森林火灾处于高度活跃期。另外,我国有大面积的次生林,由于树种单一、疏密不均,且林区社情复杂,林田交错,火源控制难度很大,极易发生森林火灾。

发现森林火灾如何报警?

发现森林火灾后及时报警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应立即拨打12119或119报警。

报警时要注意做到:报告火情发生地所在县市、乡、村及具体地名、山名;讲清火势大小或危害程度;报告报警人的姓名、身份、联系方式等信息。

牢记森林防火“十不要”

不要烧荒、烧田埂 烧荒、烧田埂草、堆烧等行为极容易引发森林火灾,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直接威胁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不要在林区上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 提倡文明祭祀,倡导家庭追思、网络祭扫、鲜花祭扫等,不在林内烧纸、点香或者燃放鞭炮。也许就是一个不经意的火星,会成为一场生态灾难的开始。

不要在林区吸烟、用火照明 一个小小的烟头足够点燃一片绿色的森林,不要小看随手乱扔的烟头,更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不要在林区内狩猎,放火驱兽 在林区狩猎、放火驱兽的同时,不经意间掉落的小火星可能引燃周围的植被,从而引发森林火灾,破坏生态环境。

不要携带火种进山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最具有毁灭性的后果。

不要乘车时向外扔烟头 烟头虽小,其表面温度一般都在200至300摄氏度,中心温度可高达700至800摄氏度,乱扔烟头极容易引燃森林植被。

不要在林区内玩火 监护人应加强管理教育,切实负起责任,使未成年人认识到玩火的危险性以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做到无论任何时候都不玩火。

不要在野外烧火取暖 在野外生火取暖这类火源容易让人麻痹大意,如果遇到大风天气,容易引燃周围的植被,极有可能引起森林火灾。

不要野炊、烧烤食物 在林区生起的每一簇小火苗,都可能是伤害绿色生态环境的杀手,不要贪图方便,麻痹大意。

不要让老弱病残者参加扑火抢险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凡接到森林火灾扑救命令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须进行科学扑救。

遭遇森林草原火灾如何自救?

遭遇到森林草原火灾时,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一是及时报警,让外界知道你的位置和处境,争取救援或指导自救;二是积极自救,快速转移避险。

千万不要随意选择方向盲目乱逃,否则容易被浓烟烈火所困。

要正确判断风向,切不可与火赛跑,一旦顺风而逃,极易被大火追上并围堵住。

不能往山顶方向逃生,随着烟气上升,山火向山顶方向扩展会较快。要用沾湿的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包住头,并沿着逆风方向向下或横跑,选择植被稀疏的路线逃生。

当被大火围困时,应选择植被稀疏的空旷地方,俯卧避险,脚朝火冲来的方向,扒开浮土把脸贴近湿土,双手压在胸前。如有水沟、水塘、河流,可跳入水中避险。

放火罪和失火罪将面临怎样的刑责处罚?

故意放火烧毁林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刑法》第114条,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放火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构成失火罪的根据《刑法》第115条二款,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午综)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