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图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9岁男孩路边铲雪4小时 不错的开学第一课
传统庙会强势回归 充满更多文化味儿
“抢人大战”卷到了火车上 火车上的招聘会受关注
邻居隔窗给消防员投喂汤圆 爱心分享温暖人心
大学生用奶茶袋做成书皮 为其独特的创意点赞
喝一杯“村咖” 享受一份慢生活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3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庙会强势回归 充满更多文化味儿

 

说起庙会,那可是大多数人心头过年的“最爱”。刚刚过去的元宵节,遍布城乡的各种庙会,给今年的春节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问及很多人,都说今年这个年,因为去了很多有文化味儿的庙会,而变得更加有意义了。

今年春节,北京传统庙会全面恢复。地坛庙会、龙潭庙会、厂甸庙会、八大处新春游园会等游园庙会活动成为春节假期顶流。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北京市各大庙会游园会共接待游客516.4万人次。

今年庙会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化色彩浓郁。文化味儿加持年味儿,让庙会不再是简单的吃喝,而是融合了地方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庙会文化等文化色彩,带给游客不一样的体验。

庙会可以说是北京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庙会的别称又叫“节场”,其历史悠久,北京最早的庙会可追溯到辽代。

北京庙会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属厂甸庙会,已有400多年历史。厂甸庙会在大部分历史时期里,是规模最大、京味最浓的庙会。有人甚至认为,春节逛厂甸,是了解以京城为代表的中国北方民俗、民情、民风、民习的最好去处。被誉为“雅俗相济、商娱相融”。其特点是让文化成为主角,在这里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这里不但吸引了众多北京市民,还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在这里没有千篇一律的小吃,只有浓浓的文化氛围,可看可玩的东西不少,一些文创产品也非常有特色。今年春节,这里以“漫步古都中轴、共赏百年厂甸”为主题,主打艺术性、历史性和知识性的静雅文化氛围。游客在厂甸可以观展览、买文创、拓福字,在浓浓的年味中享受一场文化盛宴。

而在潘家园庙会,通过特色文玩年货、怀旧店铺、民俗表演,为市民提供一个寻找遗失记忆、感受浓浓年味、体验工艺匠心、寻根民间文化的平台。大家在潘家园庙会不仅可以淘到心仪的文玩年货和怀旧物件,还能在此重拾记忆中的年味道。而1985年开始恢复的地坛庙会,则汇集非遗文化展示、互动体验、传统小吃等,再现了京城老牌庙会风采。地坛庙会精心策划了传统文艺表演,包括皮影戏艺术展、用电影胶片回顾34年的“地坛庙会时光”、 仿清祭地表演、河北杂技、吉舞祥歌表演等,展示了中华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大观园庙会主打红楼特色,通过环境布置打造沉浸式游园体验。而在大兴区北臧村镇永定河绿色港湾的大兴永定河龙年新春庙会,由于融合了多种永定河文化元素,也受到追捧。

应当看到,红红火火的庙会,不仅仅是市民简单的欢聚和吃喝,而是借助这个流传几千年的春节,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的特定的文化展示活动。扎根于大众的民俗文化才是庙会的根基,通过对民俗文化、非遗文化项目的展示,可以唤醒市民对传统文化的记忆。

作为老北京重要的风俗景观,庙会处处体现着北京独特的地域文化与人情风貌。逛庙会重在一个“逛”字,通过举家出游,亲朋欢聚在庙会,更能体现热气腾腾的春节气息。

今年庙会的强势回归,充分说明,有必要对流传千年的庙会进行深度解析,深入挖掘其潜在的传统文化价值,让庙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逛庙会不仅仅是购物,还能进行一些文化体验和消费。在这些仪式感充盈的活动中,不但让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还能让参与者内心得到浸润,从而实现对龙年美好生活的新奔赴。

□赵强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