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各区以疏解工作为抓手,助力北京新“两翼”发展,深化与津冀区域产业对接协作。其中朝阳区积极引导CBD等区域高端要素在通州集聚,截至2023年10月,1739家企业迁往通州区,其中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及文化娱乐类企业占比超7成。丰台区累计疏解一般性制造业企业360家、区域性批发市场216家,成立北京丰台-沧州服务中心,与天津、河北“四地一市”政府对接,搭建疏解承接平台,助力商户二次创业。石景山区累计疏解一般性制造业企业34家、商品交易市场74家,其中首钢机电、京能热电等多家企业搬迁至河北。海淀区在“十三五”期间累计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55家、有形市场51家,成立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中关村智造大街与通州区政府共同打造通州硬科技产业示范基地,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揭牌运营,与天津市武清区建设运营“中国电信京津冀智能算力中心”。
腾笼换鸟促进产业提升。作为曾经中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纺织品批发集散地,大红门、动物园等区域近60家批发市场4万余商户陆续迁移至河北、天津等地,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以及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在腾退区域陆续建成。旧商圈升级为潮流活力新地标,旧厂房华丽转身。京城最大“绿肺”温榆河公园以及常乐坊、嘉囿、久敬庄、塔院等城市公园、京张铁路遗址公园等陆续建设,累计专项绿化总面积超1300公顷。
以腾退空间再利用、低效楼宇升级、老旧厂房改造为切入点,北京中心城区将“疏整促”与城市更新有机衔接,推动产业升级。2023年,中心城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0.0310.1289.85变化为0.016.5693.42。在重点行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规模较2013年分别增长3.3倍和1.7倍,合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3年的不足3成提高至近5成,批发和零售业、工业比重合计下降近1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