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北京两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促进建筑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
打好“组合拳”让城市氤氲浓浓书香
推动更多运动健身资源 向职工群众和社区居民开放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栋华委员:
打好“组合拳”让城市氤氲浓浓书香

 

本报讯(记者 宗晓畅)全民阅读是国家文化治理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纳入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国梦”的战略目标。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李栋华委员呼吁,进一步加强阅读推广,加快建设书香城市。

目前,北京市高度重视全市文化建设,持续开展全民阅读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但在建设书香城市方面还存在着不足:阅读推广的丰富性、时代性、成效性和覆盖面等方面有待拓展,未形成良好的合力与凝聚力。

对此,李栋华委员提出五点建议。首先,提高认识,凝聚共识。建议在宣传部门的组织领导下,引导全市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在发挥公共图书馆、书店、书屋市场主体作用之外,充分调动高校科研机构图书馆、公共服务机构、民间群团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有效整合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加强不同阅读推广主体间的合作。

第二,立足城市,突出特色。充分挖掘并宣传全市历史文化资源,继续依托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普及型讲座、主题展览、园游会及趣味性活动。积极整合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各方资源,建立“院校+街道”或“院系+社区”的全民阅读对口保障体系。

第三,分类推进,提升品质。针对不同年龄、文化背景、阅读偏好群体,开展针对性更强、高质量的分层次阅读活动。同时将品牌阅读活动、重点阅读活动与日常阅读活动相结合,培养市民阅读习惯,重塑阅读体验。

第四,细化空间,满足需求。不同的阅读人群需要不同的阅览空间。科研人员和高端人才需要相对独立、文化氛围浓厚的阅读空间,可以将餐饮、阅读与公共空间进行职能综合,提供更优质的公共阅读场所。在街道社区,可推进建设更多少年儿童图书室,以儿童阅读带动家庭阅读、以青少年阅读带动校园阅读的发展。

第五,数字赋能,科技融合。充分挖掘和推广优质网络阅读资源。北京作为高科技与高教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应搭建更多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优化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最大程度拓展区域群众的阅读空间,实现文化与科技的更优融合。

本报记者 曹立栋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