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龙年春节将推出一系列节日文化活动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在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创作推出《齐白石》《张居正》等精品力作。演出市场持续升温,全市营业性演出突破4.9万场,票房收入超23亿元,与2019年相比场次翻倍,创造了历史新高。举办演唱会等大型演出活动百余场,观众超100万人次,票房收入超7亿元。
电影市场强劲复苏,全市2023年电影总票房27.66亿元,放映场次348.6万场,观影人次5040.6万人次。北京出品电影《满江红》《流浪地球2》位居全年票房榜前两位,全国电影票房前10名的国产影片中,北京占4个席位,共计产生票房134.43亿元,继续领跑全国。
北京艺术中心、城市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三大文化设施精彩亮相,成为市民争相打卡的文化新地标。完成新增11家博物馆备案、27家“类博物馆”挂牌,博物馆延时开放试点有序推进,参观人数创历史新高。2万余场节日文化活动、1.7万场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贯穿全年,公共文化服务焕发新活力。
据霍志静透露,龙年春节将至,本市将推出一系列节日文化活动,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为市民奉上文化大餐。
全年计划建成80个便民生活圈
2023年,本市新开大型商业设施240万平方米,完成崇文门等15个传统商圈改造提升,优化商圈及周边交通组织。在便民方面,已建设完成36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覆盖率达42%,超过年度计划2个百分点。
在发布会上,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朴学东介绍,今年,将加快打造一批消费标杆项目,年内实现西北旺万象汇、永丰大悦城等优质商业项目开业运营。全年计划建成80个便民生活圈已经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
在培育本土消费新品牌方面,推动“北京老字号”认定、鼓励老字号集聚化发展。扩大本土品牌影响力,在交通枢纽、重点商圈、景区、公共文化空间打造一批“北京礼物”主题店。推动餐饮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一批高品质餐厅。
同时,力争全年落地更多首店。深入开展家具家电以旧换新,支持企业开展线上预约收运、上门回收业务。
今年将举办中国网球公开赛等品牌赛事,力争更多国际顶级赛事落户北京。力争全年新增备案退税商店不少于100户。今年,本市还将举办全球首发节、北京时装周、体育消费节等精品活动。
让群众好办事、快办事
为了让企业群众能办事、快办事、好办事、办实事,今年,本市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张鑫介绍,今年本市将以优化政务服务为主,向企业服务、公共服务延伸拓展,更好发挥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企业服务包的机制,提升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构建全方位的企业服务体系。“特别是把企业关注的人才服务、科技创新、产业生态,以及百姓关注的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领域公共服务提升,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任务,提升改革的整体性、协同性和系统性。”张鑫表示。
更加突出数字赋能政府服务,实现各类政务服务从网上可办,向全网通办、全省网办、好办易办转变。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流程再造,为深化“一业一证”“一体化综合监管”等改革提供数字化的技术支撑。
推进京津冀优质资源共享共建
通州区常务副区长郑浩介绍了通州区2023年工作情况和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其中,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不断提升便利便捷水平,促进一体化交通“跑起来”。开工建设石小路,实现通清路、厂通路及跨潮白河大桥等工程完工通车,推动轨道交通22号线建设全面提速。调整优化现有跨省公交线路,探索跨省定制通勤客运新业态。加快启动白庙南综合检查站安检提升改造,大力提高通行效率。
同时,持续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延伸,促进对接协作“串起来”。与廊坊开发区、武清开发区等更大范围合作对接,共建跨区域产业合作平台。共建通州区北三县营商环境改革先行示范区,率先推进监管执法、政务服务同规则、同标准,探索实行区域内资质互通、信用互认,促进商业秘密、知识产权保护等一体化建设。
此外还将协同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促进群众幸福感“多起来”。健全完善环保联合执法机制,办好潞河中学、三河校区,持续深化通武廊区域卫生健康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促进优质养老服务资源向周边地区延伸布局。本报记者 彭程 摄